《基于生活实践的作文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发布时间:2014-03-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春华

《基于生活实践的作文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横林实验小学    张春华

蓦然回首,我们课题组研究《基于生活实践作文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将近一年,在此期间,我们遵循“在真实情境下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原则,不断地探索着、实践着、反思着,经过实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与课题同成长。现把我们的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作文教学发生了几大转变

以往学生们写作文总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没有什么情感可发,对待作文马马虎虎,消极应付,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努力做到以下转变:

1、增强趣味性,努力创设激趣情境,由严肃走向生动。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经常组织一些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更主要是慢慢解除他们对习作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开展了“鸡蛋钻孔”、“异想天开黄瓜菜”、“广告设计”、“手抄报比赛”、“赞槐花”、“吹画”、“书签展示会”、“扳手劲”、“画耳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尽管学生明白,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写作文,但每个人都很积极,兴奋地参加了。通过比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找到了需要表达的内容,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正如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具体做法如下:①玩中体验;②做中体验;③看中体验;④演中体验;⑤写中体验。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亲身体验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我手写口,我笔写我心,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学会个性化地表情达意。

2、坚持开放性,由课堂走向生活,努力创设生活情境,由孤立走向综合。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如有的老师带学生到校园四处看一看,观察学校的建筑、方位、花草树木;有的老师让学生观察秋雨,观察水果、秋叶;有的老师让学生外出参观科技小制作、参观各校,回来后让学生写参观的经过。有的老师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篮球比赛、跳绳比赛、障碍跑赛、穿衣服比赛、砸沙包等;有的老师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葫芦丝班、电子琴班、绘画班等,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就有什么可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坚持由课堂走向生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挖掘素材,鼓励学生在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四个不同层面尝试运用。有了素材,就不会说空话,有了感受就不会说假话,有了认识,就不会套话连篇,有了思考就不会人云亦云,这就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3、提高自主性,由传统评价,走向互动评价,努力创设“民主情境”,由单一走向多元。以往学生习作完后,批改的任务归老师,这样既耗时,效果又较差,实验以来我们采用各种修改方法让学生自我修改,自我提高。方法如下:1、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请双耳做教员”,自我体会,自我修改。2、读给同学听,请同学帮助指点。3、组织学生相互修改,让学生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一方面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习作能力,学生亲自参与修改,亲自体验到修改文章的乐趣,真正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二、总结了各年级组“实践作文”教学模式。

经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了低年级段教学模式为“先看图后说写”、“先剪贴后说写”、“先游戏后说写”、“先活动后说写”、“先劳动后说写”、“先阅读后说写”等作文教学手段,这些方法的运用贴近学生实际,从而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中年级段教学模式为: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在课堂上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玩一玩,演一演,听一听,画一画,猜一猜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2、主动参与,亲自体验。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活生生的习作内容。

高年级段教学模式为1、范文引导。打开思路,放宽视野,使学生文思泉源。2、自由表达。3、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4、修改评议。(让同桌互改互评,小组轮读,全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改过程中,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修改,学会分享,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自实验以来,课题组10名教师,平时认真实践,并及时总结、撰写教学案例及反思,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钱惠华老师撰写的《观察实践·想象描绘》获区级一等奖;濮群老师撰写的《有米才能做文章》获区级论文一等奖;张春华老师的《如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获市论文一等奖;秦琳老师的《模拟生活作文教学》获区论文二等奖。

四、实验效果日益彰显 2008年我校举行了三——六年级作文竞赛每班参加10人,从竞赛结果看,实验教师的成绩明显优于未实验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