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初探
发布时间:2014-03-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xiayujie

目前,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但由于小学英语教师工作量过大,教学负担过重,他们往往无暇对形成性评价的操作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更难做到持之以恒,使得 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为了使评价不流于形式,我探索出用"学生学习素质报告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评价的内容与操作细则

       1、课堂纪律:主要是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纪律等。标准:凡是两周内上课专心听讲、不溜号、不随便讲话,不在下面搞小动作的,老师没有批评过的,两周即可得到一枚外语章;否则,老师和科代表下课后分别记录在打印的学生课堂行为表上,只用符号记录没有章的同学即可,双周的周五下午,老师和科代表共同把学生所得的一枚课堂行为外语章卡在墙上的列表上。由于小学生爱活动,坐不住,坐不久,利用此项评价既保证了课堂纪律,又督促了他们养成专心听课的好习惯。

       2、课堂发言:主要是评价学生们的课堂发言情况和积极态度等。为了让人人参与,同时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我通常采用两种形式的提问。对于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通常是人人机会均等,小组机会均等,如:这次提问都提问的是每个小组的2号等;对于比较难回答的问题,通常是采取抢答的方式提问。标准:回答对一个问题,得到一张外语印章卡,回答比较难的问题得2张,能熟读课文或基本能表演的,语音语调较正确和流利的得三张卡。评价方式:师生共同评价。每到周五,老师要集中收学生的印章卡并记录个数。每得到3张卡,科代表就在大列表的课堂发言栏内卡一枚外语章。学生得章心切,课堂上积极发言,充分表现,展示自我。

      3、家庭作业:作业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作业的质量,分为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口语作业包括听带模仿、读课文、背诵歌谣、韵文、唱歌曲、表演对话以及预习等。标准:凡是由家长签字、组长检查合格的得一枚外语章,家长没签字,组长检查不合格的视为没做作业。方式:由老师、英语科代表、组长和家长共同评价。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我在开学的家长会上特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督促孩子听带、跟读、练口语并签字。有了家长的配合,孩子听带、模仿情况都非常好。我们利用周一、三、五时间晨读英语,每天早晨让科代表放一个模块的录音5遍,大家跟读,然后由教师检查科代表,科代表检查队长,队长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由课代表记录并转交给老师。书面作业的标准是:按时完成作业效果好得一枚章;按时完成作业,完成效果一般,得2张卡;没按时完成作业,但能及时补上的得一张卡。由科代表检查队长,队长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层层汇报,一周一总结,并把外语印章卡在墙上响应的作业栏内。此项评价促使了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审美意识及认真的学习态度。

      4、学习成绩:成绩测试包括口试和笔试。口试包括歌谣、歌曲、听做,话题类表演和视听等五项。每项评价都依据课标中的评价标准采取抽签方式进行,抽的签在平时已经为优了,就免试。用此法不但节省时间,还注重了过程的评价。笔试分平时测试与终结性测试。平时测试一个模块结束搞一次,得优的上三个章,得良的上二个章,得及格的上一个章。或遵循学生的自主性原则----我允许学生有第二次测试,这样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学会了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获取更好的成绩。终结性测试一般由上级教研部门统一命题,包括听力和笔试,测试成绩占学期综合成绩的50%,而其它评价的这些内容结合起来占学期成绩的50%,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即注重结果,更关注过程的评价。

      5、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包括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排课本剧、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我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和上级的活动安排,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一学期搞两次。重在人人参与,要求人人参加。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教师共同评价。比赛标准:凡参与者即可获一枚章,在班级、学校、区、市等课外活动中获奖的分别获2枚章、3枚章、4枚章和5枚章。实践证明:开展对课外活动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总之,通过近四年来对"形成性评价研究"的探索,我发现:我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自觉寻求进步,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学习动机特别强,自主学习的习惯特别好,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不但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促进了教师获取了更多的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深深地体会到:用好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会迎来小学英语教学的双丰收。我将再接再厉、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效果再上一个新台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