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5)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wanglizhen

                      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5

《园丁和主人》发表于一八七二年。这篇童话明显地表现了作者晚期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中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没有神奇瑰丽的幻想,从头至尾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作品的语言简练单纯,风格质朴自然。作品写的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园丁的故事。这个优秀的园丁精心栽培了味道鲜美的梨子、又香又甜的西瓜,以及许多别的水果。他勤劳聪明,富有创造精神。他每年设法在园艺方面创造出一点特别好的东西来,而且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培植果木的经验传到了国外,为他的祖国带来了荣誉。园丁的愚蠢的主人不相信园丁的才能。后来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肯定园丁的成绩,但是他并不爱护和称赞园丁,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只希望园丁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就得了。

 园丁还种了各色各样的花和各种蔬菜。他曾将朝鲜蓟开的美丽的花,用大水晶杯装着放在主人的房间里,愚蠢无知的主人以为这是印度的莲花,便将它献给公主。当他知道这是菜园里的朝鲜蓟之后,却把园丁痛骂了一顿。

 这篇童话用生动的形象说明了卑贱者最聪明这个真理。园丁是丹麦下层人民的代表。他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他在祖国的土地上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他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人类,他用美丽的鲜花和香甜的水果增添了人们生活的乐趣。安徒生在衷心赞美园丁的同时也批判了园丁的主人。他们是剥削阶级的代表,是愚蠢自私而又非常傲慢的庸人。

 安徒生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一八四五年以前与一八四五年以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充满了劳动者对幸福的憧憬和儿童的奇妙的幻想,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将读者带到五彩缤纷、神妙无比的幻想境界中去。后期的作品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加强,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他看到了社会上的黑暗,他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同感受到理想破灭的失望和痛苦,作品呈现抑郁暗淡的情调。但是无论他的前期或后期的创作都渗透了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作为一个童话作家,安徒生有一颗像儿童一样天真纯朴的心,它与孩子们的心息息相通。安徒生觉得能为孩子们服务是他最大的幸福。从四十年代起,他差不多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美丽的童话,作为献给儿童们的圣诞礼物。他在国内外交了许多小朋友。他关心和爱护这些人类的幼苗,而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他。他的身旁经常有天真烂漫的儿童围绕着,久久地缠住他不放,要求他讲有趣的故事。他的才思敏捷,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可以根据他所看到的一朵花、一株草、一个皮球、一个玩偶、甚至一块烂布片立刻编出生动的、百听不厌的故事。有时候,他一面剪纸一面讲故事。因为他从小就学到了剪纸的本领。他能一会儿剪出一只高昂着头的大公鸡,一会儿又剪出一只小巧活泼的燕子,他还能剪出用脚尖跳舞的芭蕾舞女演员和骑在扫帚上的女巫等等。这种艺术也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他的书在儿童中拥有广大的读者。许多小读者都写信给他,他也很热情地回信。他和出生在非洲的一个女孩子玛丽就是在信件往来中建立了亲密的友谊。玛丽的姐姐亚格涅斯,曾到丹麦去访问过安徒生。当玛丽听到她父亲在非洲死亡的谣传后,心中非常悲痛。她把这件伤心的事告诉安徒生。安徒生写了不少长信去安慰她。他还常常拿她的信给丹麦国王和太子看。玛丽非常感谢这位童话作家,称他为亲爱的、亲爱的安徒生。安徒生还和美国的小朋友通信。当美国的孩子们知道安徒生在美国的译本得不到版税时,他们便凑集了一笔钱给他。这使安徒生非常感动,他写信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要他们将这笔钱去买书籍。他没有到过美国,但他和美国的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他经常收到大西洋彼岸寄来的热情的书信和表示孩子们心意的礼物。

 安徒生童话最初发表时,在丹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后来他的作品在国外得到很高的评价,他的声誉一天比一天高。丹麦人也逐渐认识了这个为祖国带来荣誉的天才。

 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六日,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的人民特地为他举行盛大的文学纪念会,赠给他欧登塞荣誉公民的光荣称号。那一天,各学校都放了假,全市张灯结彩,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为了表示对这位优秀作家的敬意,全国各地都纷纷拍来贺电,连国王也拍来了电报。到了晚上,全市群众手拿火把和旗帜举行火炬游行。在火炬照耀下,兴奋的人们,一个个满面红光。他们狂热地跳着笑着,紧紧围绕着安徒生高唱祝歌。安徒生感到,小小的欧登塞城因诞生了他这样一位著名作家而誉满全球了。由于心情很激动,那一夜他通宵没有睡着。但是安徒生在荣誉面前,并没有骄傲自满,后来他谈到自己当时的心情:我是多么快活呵!然而为人总不该太誉扬自己,所以我极力要感到我自己只是一个贫苦的、仁慈的小孩,而为人间的一切弱点所缚住。

 安徒生的个人生活一直是孤独的,不如意的。他是一个感受敏锐而又多情的人。他曾渴望得到一个理想的伴侣,并且爱过好几个妇女,但是每次都遭到对方的拒绝。一八三年,他爱上了娇美的少女莉葆,由于莉葆有未婚夫,使他饱尝失恋的痛苦。不久,他又把自己热烈的爱情献给柯林的女儿露易莎,由于他社会地位不高和缺少金钱,遭到柯林全家的反对,结果露易莎和别人订婚了。一八四三年,瑞典著名的女歌唱家燕妮·林德到哥本哈根来演出。她是有名的瑞典的夜莺。她的甜美的歌声与温静大方的举止吸引了安徒生,他又一次堕入情网。但林德并不愿意安徒生成为她的丈夫,只是含笑地说:我希望你成为我的兄弟。过了两年,安徒生到了柏林,林德也在那儿。这时的林德已是誉满全球、红得发紫的歌星。安徒生好不容易才见到她。但她的态度很冷淡,只和他闲谈了半小时,就站起来送客。安徒生再一次尝到失恋的痛苦。由于在爱情方面一再遭受挫折,他终生没有结婚。他的失恋的悲苦情绪经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例如《柳树下的梦》就写得异常凄怆动人,我们不难在克努得身上找到安徒生的影子。

 由于他没有妻子,而他的母亲早在一八三三年就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因此他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他有许多好友,他常常在朋友家里居住。他爱好旅行,经常到国外旅游。他在西欧认识了不少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雨果、海涅、狄更斯都是他的朋友。

 一八七五年四月二日,丹麦人民隆重地庆祝安徒生七十寿辰。在这一天,哥本哈根以十五种文字刊印了他的童话《母亲的故事》。安徒生扶病迎接这次庆祝活动。由于兴奋和劳累,他的病势加重,一八七五年八月四日,他在哥本哈根郊区一位朋友家中逝世。他没有亲人,悼念他的是成千上万的人民。就在他逝世的那一年,他的故乡的人民将一块纪念碑放到他出生的小屋子里。现在,安徒生的故居已成了纪念他的图书馆。丹麦人民在哥本哈根和欧登塞都为安徒生立了铜像。

 安徒生一贯热爱祖国和人民,他为人正直,性格温柔而单纯,永远不失赤子之心。他用童话为自己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的生活也像童话那样美丽、丰富。他自己说:我的一生就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是幸福的,充满着偶然的遭遇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