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蓉梅

我从哪里来

——生育习俗系列之一年级课堂教学实录

【案例背景】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我从哪里来?”这是懵懂的孩子最喜欢问的问题,也是孩子最早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得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这节课,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孩子早期性教育第一课。

【活动目标】

    1、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

2、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知识,初步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实录】

(一)明了“我从哪里来”这个有关生命溯源的问题。

1 师: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1:妈妈肚子里来的。

2:爸爸妈妈一起生的。

3:我看电视了,爸爸妈妈结婚就有我了……

课件显示“结婚照”。

生:“哇,真漂亮啊!”“这是谁啊?”(当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张结婚照时,立刻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示出十分浓厚的兴趣。)

2、教师讲解:爸爸妈妈结婚了,爸爸身体里的一粒种子住进了妈妈的肚子里,这粒种子就是小朋友们自己,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地长大。

3、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他们在妈妈肚子中孕育的过程。

教师随机讲解:

“你瞧!这是你们半个月大的样子。这是一个月时候的样子,在你们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这根带子就叫脐带,通过脐带妈妈把自己身体内的营养不断输送给你们,你们吸收着这些营养越长越大。”

“这是你们三个月时候的样子。”

“这是你们九个月时候的样子,又过了大约一个星期,小朋友们想到外面的世界来看看,于是你们就出生了。”

(学生反映:这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睁大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盯着电脑屏幕,生怕漏掉一个字或一个画面。孩子们不时发出“喔”、“啊”的轻语声。还有的孩子在说:“原来我们是这样的啊!”)。

4、体验模仿:

师:让我们一起当当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和小天使们一起慢慢成长吧!

生看录像,动作模仿:

“一个月大时,还只是豌豆大的一点”,——孩子们紧紧地将身体卷在一起;

“四个月大时,胎儿会动来动去”,——孩子们轻轻地扭动了一下身体;

“六个月大时,胎儿会听见声音”,——小朋友伸出小手放在耳朵边,做出一副听的样子;

“七个月大时,胎儿会睁开眼睛,还会用力地蹬脚”,——孩子们纷纷睁开了小眼睛,东看看,西瞧瞧,一副好奇的摸样,还不忘用力地蹬一下脚;

“九个月以后,胎儿终于出生了”,——孩子们一个个伸展开四肢,从地板上站了起来……

(二)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

1、听录音,直观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大,想一想这时妈妈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妈妈会很痛。

生:妈妈可能挺累的,因为她的肚子那么大。

生:妈妈肯定很开心,每天有个宝宝陪她。

师:这几个小朋友到底猜对了没有呢?课前老师特地采访了我们班级中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妈妈的话。(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妈妈的话)

(播放录音)

我的宝贝:

自从你住进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真开心啊!

刚刚有你时,妈妈身体很差,反应特别大,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整天晕沉沉的。但想到医生阿姨的嘱咐:要多吃些饭菜、水果,好让肚子里的你能有充足的营养。妈妈就强忍着阵阵恶心,硬逼着自己吃下饭,但是妈妈心里却很高兴,因为有你这个小宝贝与妈妈做伴。不过妈妈有时也会感到不安,每次去上班时怕你会被挤着、吓着,所以妈妈总是用两只手护着你。后来你出生的时候有4100重呢。望着胖乎乎的你,妈妈真是开心极了。

师:听了妈妈的话,我们知道了妈妈生你真不容易啊!

    2、角色体验:

    师:今天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回怀孕的妈妈,谁愿意?

(教师分别请两名学生上台体验,方法:让两名学生分别把一袋大米绑在肚子前面,模仿妈妈怀孕的样子。)

师:哎呀,糟了,今天上课急了点,老师有一封信放在办公桌上忘带了,请你到二楼办公室帮老师取这封信好吗?(一名学生上楼梯帮老师取信。)

师:妈妈虽然怀孕了,但是家里还有许多的家务活等着妈妈去做。你瞧,这里就有一盆脏衣服需要妈妈洗。(请另一名学生坐在小板凳上洗衣服。)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

生:妈妈洗衣服时弯着腰。

生:她的头冲下,肚子都碰到脸盆了。

师:妈妈坐着洗衣服,感觉肯定不会太累。

生:不对,妈妈的肚子那么大,都碰到脸盆了,她肯定不舒服。

师:我们来问问妈妈,到底有什么感觉?

“妈妈”:我都累死了,很不舒服!

(这时,上楼取信的“妈妈”气喘吁吁地回来。)

师:瞧你满头大汗的样子,快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师:你对小朋友们说说,刚才你上楼的感觉和平时一样吗?

生:不一样!我觉得很累!刚才上楼时我的眼睛看不到楼梯,我真紧张!

师:小朋友们,“妈妈”为什么看不到楼梯呢?

生:因为被大肚子挡住了。

(三)在倾诉中升华感情。

1、出示婴儿诞生图片:你瞧,你们出生了!爸爸妈妈多开心,连护士阿姨都乐得合不拢嘴,因为有了你们,爸爸妈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课件显示)

你们刚出生的样子让爸爸妈妈总也看不够,老师也特别想知道小朋友们刚出生的样子。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并且填好一张出生证,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

2、邀请同学做自我介绍:

1)指名介绍:

师:你们想了解郑熠出生时候的情况吗?现在老师请他上台向大家介绍。(学生上台介绍)

师:郑熠小朋友介绍得真精彩!你还想了解哪一位小朋友的出生情况?(随意请一位小朋友)让我们用掌声欢迎这位小朋友上台。(学生上台介绍)

2)小组介绍:刚才两位小朋友介绍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出生证,在小组里互相介绍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3、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小组里交流得非常愉快。现在,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取出三位小朋友的婴儿照,这是我们班两位小朋友刚出生时的照片,请你猜猜他们是谁?

(点击课件,出示“猜猜他是谁”)

请其他同学猜,被猜中者上台。比一比,这些同学和刚出生的时候有什么变化?请被猜同学谈谈:同学们都说了你们的变化,你自己认为呢?

4、照片里的故事。

1)师:小朋友们,现在的你们就像一棵棵小青松一样,正在茁壮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留下了许多照片,你最喜欢的照片是哪张?请你先给大家看看这张照片,并把这张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小组介绍:

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讲,那就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中交流。

3)引导孩子向爸爸、妈妈表达感激之情。

师:小朋友,爸爸、妈妈把你们辛辛苦苦养大,容易吗?我们应该对他们的付出真心的说声:“谢谢!”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妈妈十月怀胎,把我们孕育长大,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但她从无怨言,你健健康康地长大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等你出生后,爸爸、妈妈为了抚养你成人,又是操碎了心。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们的就是爸爸和妈妈,你也愿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吗?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一切吧!

【活动反思】

新课标指出: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听讲形式的活动来学习。本堂课的教学就是讲求开放性,讲求课内课外相结合。40分钟的教学,需要学生延伸到40分钟之外,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收集资料。生命的孕育不易,生命的养育更需要父母更多的付出。为了让孩子领悟到这一点,因此,课前让学生搜集出生证,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并让学生准备自己的婴儿照和近照各一张,通过看照片“猜猜他是谁”、比照片“说说我的变化”,让学生在小组、班级内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倾诉、倾听的过程中,体会成长变化背后的故事,分享同学之间成长的快乐,同时学生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成长中父母对自己的抚养之情。这样的活动带来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每位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与情感相融合的体系,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达到了以情促学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