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就语言教学而言,它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文化”,挖掘“童心”“童趣”的教学价值。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高效的英语学习呢?我们应该走进学生世界,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努力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利用好英语课程的生活资源,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从身边熟悉的环境中体验到学英语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的交往,如此促动内需,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从农村实验小学的实际出发,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此形成学校英语学科的教学特色,并促进我校特色学校的创建。 二、概念界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本课题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相结合。那么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什么?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英语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2、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研究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生动有趣的,我们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建构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1.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呈现生活化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的同时,摆脱对固定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整合生活资源,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拓展训练渠道。 ⑴.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⑵.扩展教学活动步骤。 ⑶.调整教学顺序。 2.以情景为铺垫,寻找预设与生成的生长点。 ⑴.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⑵.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二)向课前课后延伸,使英语学习融于学生课余生活。 1. 课前师生开发课程生活资源。 ⑴.学生英语周记。 ⑵.校园英语角活动。 ⑶.家庭英语亲子活动。. 2.课后学生积累课程生活资源。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保持学习兴趣,更需发挥生活资源在语言学习中的长期优势。积累生活资源即是从另一个角度利用课程生活资源的一种积极尝试。学生积累的过程也是显示成果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单元主题的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生活主题收集起来,让学生编写他们自己的采蜜集,增加他们的英语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交际场所,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交际运用范围。 (1)、课堂上,让学生明确交际活动目的,指导学生进行交际运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肯说、好说、勤说。我们都清楚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这种环境应该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无形的环境指的就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环境的欠缺是导致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群体力量,创设一个“英语王国”,让学生能受到这种浓烈气氛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 (2)、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优化策略,充分发挥深长的监督作用。指导家长学会配合好学生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真正进行有效的交际运用,在实践中发展。 (3)、拓宽学习空间,课内延伸,课外拓展,充分结合好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课外活动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能拓宽活动范围,时间内容更灵活,变换的场地处处是他们用英语的天地,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中学中玩,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六、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 2006年9月 --2006 年12 月)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组织调查学生英语素养发展水平及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整理。 3、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 2007 年 3月 --2007 年 7 月) a.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b.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 c.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d.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第二阶段( 2007年 9 月 -2008 年 1 月) a.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模式。 b.课堂教学第二次实践。 c.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3 、第三阶段 (2008 年 2 月 -2008 年 7 月 ) a.课堂教学观摩课。 b.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邀请专家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 c.结合课题,修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模式,检验试验效果。 d.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 (2008 年 9 月 -2009 年 3 月 )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 七、研究对象 小学三~六年级学生 八、预期研究成果 1 .小学英语生活化案例集 2 .研究报告 3 .优秀英语课堂实录及课件、光盘、录相带。 4 .教师研究论文汇编,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资料汇编。 九、课题组成员情况及分工 主持人 丁文敏秦 波黄丽霞 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一级 全面负责负责高年级负责中年级 组员 许荣梅 小学一级 负责三年级单词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 组员 王 红 小学二级 负责四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 组员 朱玉娟 小学一级 负责五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三年级起点) 组员 张红林 小学高级 负责六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三年级起点) 组员 夏玉洁 小学一级 负责六年级话题教学及资料的积累、整理(三年级起点) 横林实验小学英语组 2006年9月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