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语与生活串起来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huanglixia

把英语与生活串起来

夏玉洁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因而英语教学应体现它的实用性。把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贯穿起来,一方面教学英语会更形象、生动、具体,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以下我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用生活化的方式来教学英语

英语教学涉及到单词、句型、语法等许多方面,如果把这些当作纯粹的语言知识来教,学生可能会感到空洞、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来教学。比如教vinegar(醋)这个单词时,我会先问学生:Who can make braised fish in soy sauce?(谁会做红烧鱼?),然后问会做的学生:What seasonings do you put in?(你放进什么调味品?),进而引入sugar(糖)、salt(盐)、vinegar(醋)、MSG(味精)等单词的教学。因为有了美味佳肴的相伴,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也显得色香味俱全,回味无穷又记忆尤深,最后告诉学生当他们在厨房拿到这些调味品时,想想这些单词,把英语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在真实的意境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把生活的乐趣带进英语课堂

最好的学习也是真正的学习都包含有放松、兴奋、情绪和乐趣。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之门。让我们来看看,英语课的前五分钟,学生们在“乐”些什么:

学生A自己用英语编了段笑话:

ManI can’t eat this food! Call the manager!

(我吃不下这种饭菜,叫经理来!)

WaitressIt’s no use, sir. He can’t eat it either.

(侍者:没有用,先生,他也吃不下!)

学生B编个“脑筋急转弯”:

Why are film stars so cool?(为什么电影明星这么凉快/酷?)

Because they have so many fans!(因为他们有这么多扇子/影迷。)

学生C出了则经典广告词“Connecting People”(科技以人为本)

让大家猜产品——Nokia(诺基亚手机)

这是我对英语课其中一个环节的设计,叫做“自由发挥”。条件只有一个——in English(用英语),形式不限,诗歌、小品、歌曲等均可。目的在于用丰富多彩的“表演”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当学生要使自己的“表演”更出色时,课外必然也会多看英文读物,多钻研英语知识,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增强,学习起英语来也会更有成效。

三、兴趣爱好与英语作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个事物怀有浓厚兴趣时,他就会深入探索,但是他的爱好不一定是英语,可能是足球、是电脑。针对这样学生教英语,可以从他的爱好入手。我们班有些男生爱踢足球,我就向他们推荐中央十套的一个英语节目叫《胜利之门》讲的是与足球有关的故事,对他们来说既可以学到纯正英语,又能看到令人热血沸腾的足球比赛情景,真是太棒了。爱上电脑的学生则鼓励他去弄清楚那些电脑屏幕上出现的英语,他在学习使用电脑的过程实际上也已学到了一些英语知识。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与学英语相结合,学习就成了乐趣。

四、生活处处是英语课堂

要让学生明白学英语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素材,学英语就跟学国语一样——要从生活中学起。不要只局限于学校里的英语课堂,其实英语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只要留心,处处可以学到英语乃至课本上没有的英语知识。引导学生学英语走出“学校”,走进“生活”。经过启发,后来有个学生告诉我,他在比萨饼店上的一堂英语课:比萨还没端上来,他翻了翻菜单,在那几分钟时间里他带着欣赏美食的心情学会了Pan/Edge Pizza  铁板/无边 比萨、比萨里的调料ham (火腿)green pepper(青椒)、pineapple(菠萝)Italian Sausage(意式香肠),甚至一些难记的菜名,Cream of Mushroom with Chicken(鸡茸蘑菇汤)Spaghetti Bolognaise(意式肉酱面),上餐后他就用英语向同伴作介绍,还结合了平时学到的用餐英语会话。学生在这样身临其境的生活课堂中发现、学习和使用英语,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天地也更宽广了。

我的做法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我的体会是:把英语与生活串起来,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英语教学目的,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它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一个热爱生活,活力四射而且不断学习的教师才能把学生真正引入那五彩缤纷的英语世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