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活情境 促主动发展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qinbo

创生活情境  促主动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结合我的教学体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所教内容都是来自生活实践的知识经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选材于生活,但从生活到教材是一个“由繁到简,提炼生活”的过程,它透过复杂的生活现象,展现了清晰、简约的文字与图片。而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有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他们在语言、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的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合理整合教材,创造性的用好教材,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功能更多更好地发挥出来。小学生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意教育的生活化。来源于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能使孩子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孩子们容易接受。例如:5B Unit 4 An English friend 我们在课前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熟悉的英国人物,有影视明星、教材人物、小说主人公等,从中选取学生最喜爱的哈利·波特作为本课的切入点,然后与教材进行整合,编写如下内容导入主题an English friend

He is an English boy.

You’re the same age.

He lives in a small town near London.

He studies at Hogwarts School.

He usually plays games with his friends.

He runs fast.

He jumps high.

He can fly,too.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尝试与创造,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1)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感知

教育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从而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环境是否真实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真实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凭借生活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3B Unit 1 Family一课时,我拿出自己的family photo向学生介绍家庭成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叫学生拿出他们的family photo互相介绍,并且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年龄多大,或者就人物的表情、衣着进行述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语言运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时,学生所受的教育才能深刻。因此,注重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集知识与经验于一体的情境中体验,显得十分重要。在《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5中引导学生理解cold, cool, hot, warm四个形容词时,有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他让学生跑呀、跳呀地做了一会儿热身运动,引出单词hot,然后说,oh, I’m thirsty!很自然地倒了一杯热水,巩固单词hot。接着说It’s hot, I can’t drink.加入一点冷水,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知道了,这杯热水变得warm了,再次加入水,它就变得cool.最后放入冰块状的东西,水结冰了,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冬天,体验到了cold.这比单纯地在黑板上画四杯水,让学生凭视觉猜测四个单词要好得多。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 

3)体验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学以致用”,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去交际。语言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际交流和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

到的语言材料。”如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4 第一课时“Do you like peaches /oranges /…?” 等句型时,我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让学生分别扮演李老师和果农。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角色,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了数字后,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数学加减法,说说家中的门牌号码、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等等。生活中的英语信息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英语的存在,这样学习语言的意义就会更加实在了。

4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所以,我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单词,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在教单词bigsmalllongshort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来谈谈“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对于一些难进教室的教具,我们除了运用图片、课件等方式展示外,还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制有关的学具,让学生运用塑料泡沫、纸箱等材料设计一座大楼或动手画一幅他们理想中家的图,包括study、living room、bedroom、bathroom、kitch等,这些自制道具不但可以在新授教学内容时用,也可为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模拟情境提供方便,并且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英语作业生活化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在介绍完西方文化圣诞节,我鼓励学生给圣诞老人写封信,满怀激情的学生向圣诞老人表达着自己的新年愿望。有的祝圣诞老人新年快乐,有的祝圣诞老人长命白岁,年年都给小朋友送礼物,有的要请圣诞老人到自己家做客等等。一名学生兴致未尽,下课后一个劲地要我把她的信带给圣诞老人帮助她实现新年愿望;在学习过家庭成员称谓和各种职业后,可以让学生用卡纸做一张个人名片来介绍自己或者家人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在学习过 “Do you like to sing? Yes, I do. / No, I don’t.” 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的爱好。这些活动都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才智,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生活中孕育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每一段英语对话都是我们生活的缩影,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因此,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它将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创设生活情景,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英语走进生活,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合作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步入英语学习的殿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