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使英语教学更精彩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missding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充分说明语言在人类生活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终目的是交际,服务于生活。只有让英语生活化,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才会历久弥新。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为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
新课改呼唤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提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占优势。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设置各种生活小场景,如商店购物,到朋友家做客等。既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能力出发,以此拓展开来,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学过程”部分提出“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等观念。
(四)教育家Jesperse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知识的基础就是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personal experience)”。(G..E.French)
5月11日至13日,我们横林实验小学全体英语老师赴南京参加了“2007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新课程 新精彩 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先由全国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两节六年级的精品示范课《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和《A letter to a penfriend》。在这两节课上,沈峰老师把“英语生活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
沈峰老师钻研教材非常到位,在清楚教材说什么、怎么说的前提下,还清楚地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的应该怎么教。沈峰老师说:“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要与教材对话,备课要源于课文,还要高于课文”。六年级的课文篇幅比较长,沈老师就分段进行教学,先找出新的表达方法和知识点,再进行教学和运用。如:by the way是“顺便问一下”的意思,刚开始提问是不能说这个短语的,而是要先提问了再顺带着问些什么。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沈峰老师上课追求真实的课堂。师生的对话、老师的追问,反映了课堂上时时刻刻的真实。如:在上《Planning for the weekend》时,师生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T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class ?
S1 : I’m going to the WC .
T : I can’t find it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WC ? 
S1 : I don’t know .
T : So after class you should ask the way first .
T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class ?
S2 : I’m going to have a rest .
T : Where do you have a rest ?
S2 : On the chair .
T :  So after class you should sit on the chair , OK ?
S2 : OK.
理想的英语教学,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感受英语的魅力。沈峰老师在课堂上抓住细节,放大真实,抓住时机跟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让人感觉,她的教学打破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到了真实的生活中,以生活理念构建了英语教学的大课堂。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战、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沈峰老师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如:沈峰老师在教完《A letter to a penfriend》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1、各人独自阅读新朋友的来信;2、小组交流(1)Who is your penfriend ?(2)What are you going to tell him / her ?学生四人一小组,每人一封信,四个人的信封颜色不同,信的内容也不同。这就让学生之间有了信息沟,使他们之间的交流真实、可信。心理学证明,学习外语如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交流情景,那么交流能力的形成会更快、更容易。当然,这样的作业,学生会特别感兴趣,会全身心投入;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沈峰老师的两堂课,突出生活化英语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突出语言的交际性。生活化的英语课堂,竭力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把整个教学过程搞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学生在提供的情境中“模拟交际”,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对话、自由表达、交流思想。英语作为一种实际的工具,得到充分地运用,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二、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语言本身是一个抽象(abstract)而无形(not real)的东西,它无法触摸、无法摆弄,但它可以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讲。”(F.G. French)。通过活动,我们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生活化的英语课教学,设计了丰富的实际活动情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用。
南京回来后,在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也注意“有意”生活化。尽量做到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强调语言的实践性。在教5B unit 7 a busy day 时,我处处注入生活的元素。如在教到brush teeth (刷牙)这个词组时,我追问了这样几个问题:show us how to brush teeth. How many times do we need to brush teeth every day? How long do we need to brush teeth every time?学生们个个很带劲,因为每个问题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原来英语是可以用来日常交际的。再如,我让学生齐读课文,之前,我说:“你们读完后,我想送4句话给你们,都是好话,也不知道送得出去否。”这种情况下,学生真的读得非常认真,而我毫不吝啬地送出了这样几句话:You’re really very good! Everyone is really very good! You read very well! Everyone reads very well!提醒学生说“Thank you!”这四句话不仅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也是对新知很好的复现(really是本课的一个新单词),另外,也补充并强化了good和well的不同用法,更强调了单元重点:关于动词第三人称的使用……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以下的实践:
一、发掘各种材料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如学习“Asking the Way”的内容时,我制作了cinema , school , park , home , 等卡片,把它们放置于相应的位置,使整个教室变成一座“小城”。在学习“In the zoo”时,我又把教室划分成几个区,分别放上panda ,  tiger, lion, monkey, bird 等动物玩具,这时教室就成了一个大动物园。而学到“We are Chinese”时,我播放夏奥会入场式中运动员入场的录像,这时,教室又成了夏奥会的现场。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二、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想、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三)如在教“Shopping”的情景时让学生三人(或更多)一组组成小小组,一个扮演售货员,另外的学生扮演顾客在购物;在“Making a Telephone Call”的情景中,我事先准备了两个卸了线的电话机,让学生与各自的好友组队,一个人扮演老师,其余几个人扮演学生进行模拟的“英语课堂”对话操练。不断变换的课堂角色,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并积极投身到英语学习中来。
三、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组成多个小组,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识品质,养成相互协作的精神。
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唱主角,充分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可能。在我的课堂中,许多学生已渐渐不满足于老师所教的有限的句型和单词,他们经常拿出各色各样的物品问我,这个英语如何说,那个英语如何说。而我在回答他们的同时,也尽量指导他们学会通过字典、文曲星、电脑、网络等途径自己查阅新单词、发现新句型。“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自学的方法。
提倡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创设有利学生学习和主体发展的各种生活实景,在情景中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坚持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肯定会更精彩!
我觉得作为年轻教师应倾注课改以热情,忙碌,创造并留下印记,不断反思,提升认识,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新课改中演绎自己的精彩。


丁文敏,女,小学高级,13961466388,missding2004@{域名已经过期}
2007-6-1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