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手册上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荣梅

 

 

 

创建良好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研究

 

 案例诊断”群体研究工作手册

 

 

 

 

 

 

         许荣梅  

 

              

 

       全体英语组成员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200903月——200906月)

 

 

课题组成员学期研究工作要求:

一、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及分工情况,确定自己研究的重点,每学期期初制订好行动方案。

二、经常阅读书籍,掌握新课程理念,获得叙事研究的启示,并撰写好读书笔记(每月一篇)。

三、各级参加各类校本研修活动,能及时撰写活动反思。自我承担的活动有教学设计、活动反思等过程性材料。

四、按期初制订的计划,认真完成自我的研究工作。一学期至少完成一个系列叙事。

五、每学期末完成一份研究小结或论文。

 

 

 

 

            横林实验小学英语课题组

200903

 

 

 

 

 

一、  我的研究重点及行动方案:

1、研究重点:

“英语组案例诊断研究”行动方案

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并为之开出“治疗的良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开展校本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关概念

“案例诊断”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教育教学活动情景描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老师的教学经验、特色和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合作能力等有明显提高。

2、通过研究,着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充实学科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研究内容

1、常态课堂教学研究

2、公开课教学研究

研究的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研究成果

案例集、论文

研究成员

全体英语组成员

  许荣梅  朱玉娟  秦波  张红林  夏玉洁  黄丽霞  丁文敏

 

 

 

 

 

2、阅读重点:

多读教育教学的书和杂志,如《江苏教育研究》、《教师博览》等。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有关英语专业方面的书籍,如《新课程教学素材与方略》、《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英语卷》等等,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英语教学专业素养。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一月完成一份读书笔记。

 

 

3、认真参与各类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反思。能上校级公开课两节以上,并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针对研究的重点,做好叙事的撰写工作。

 

5、期末做好一学期的研究工作总结。

 

 

 

 

 

 

 

 

 

 

 

二、  读书笔记

【阅读书目】

加强英语教学 品味校园文化

【内容摘要】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影响着人的精神面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要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括人的文化和物的文化。本文就站在英语教学的角度从学校的物质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信息网络文化建设以及信义文化建设特别是教师人文人格素养等几方面阐述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品位校园文化。

  一.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的墙壁黑板都隐藏着无形的教育潜力。教师可以利用黑板的一角来宣传英语小常识也可以利用墙上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成果。同样学校的办公室,实验室,语音室,阅览室等名称都可以用汉英双语来表示,这一方面使英语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觉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方便了外国友人,加强了双方的沟通。校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校园里的过道,橱窗,以及路边的标牌都可以贴上名人的画像以及英语的名言警句,行为提示语,让学生沐浴在学习英语的氛围中,感受它体验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阵地,使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学校的行为文化。英语是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不应该躺在书本里而应该从书本上站起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要学好英语我们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创设情境,真实地再现英语的魅力。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可见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英语第二课堂组织英语角,让大家在英语的环境中提高口语。我们还可以组织英语文化节让学生进行英语的演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书法比赛、英语视听欣赏、英语短剧比赛、英语音乐会等,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演”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从而能更透彻地领悟英语的精髓所在。寓教于乐,让学生想学,乐学,好学,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让英语节成为学生的狂欢节,让学生沐浴在浓浓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中。这些英语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艺术的真善美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也体现了校园的文化品位。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我们可以邀请外国友人来讲学授课。外教的到来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会带给学校无形的动力。此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湖有许多外资的服装和电子企业,而我们的学生他们大多会进入这些企业。因此在学校里给他们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让他们在以后的岗位上能够交流自如,游刃有余,让学生身上深厚的学校文化气息成为一种品牌的象征。

三.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好学校信息网络文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网络也不可避免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通过校园网络构筑起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沟通加强了,彼此倾听心声的机会增多了,学校的民主氛围浓厚了,师生的关系更为融洽了,这为学校各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校园网络在成为师生交流纽带的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在网络化环境中利用教师制作的网页,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让一些“喂不饱”的学生利用网络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我们学校创建的“烛光英语网”,就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化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从掌握学习方法开始,从简单的词汇、语法学起,通过课件点播,学习单元知识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步增长英语语言知识,也可查漏补缺,结合高中阶段听说读写诸方面要求,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英语能力和水平。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授课,借助“烛光英语网”尝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同时,“烛光英语网”也为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一条自学的途径,学习者可以边学、边测,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四.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学校的信义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对人的建设。教师的工作作风、仪容仪表、师德师范、师生关系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中心。学校领导是一个学校的代表,是校园文化的总设计者,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挥者。而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线实践者,是成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关键。 教师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构成点。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以美的心灵感染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体现。平等、理解、尊重、信任是师爱的真谛。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告诉他们“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让他们消除以前在学英语过程中不愉快的经历以及对老师的成见,让他们看到老师的一颗拳拳之心。相信他们鼓励他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以美的作品教育人。英语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蕴藏着丰富的美。教师应该挖掘出其中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以美怡人,以德育人。(1)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名人形象,如Karl Marx, Gandhi, Albert Einstein, Madame Curie, Charlie Chaplin等。他们或是作为革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作为科学家求真求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或是作为艺术家对艺术热烈而执着地追求。从他们身上学生会看到精神美,并以他们为楷模,心怀天下,为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努力。(2)教材中热门的世界性问题,如在阅读Feed the World, Saving the Earth等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看到人类生存的危机从而树立起忧患意识,保卫人类共同的家园。(3)教材中还涉及到戏剧题材,如The Necklace, At the Shop等。在阅读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对其人物内心做深刻的剖析,让学生解读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此外教材中还渗透了许多人文因素。例如在Body Language一文中,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句“Good morning ,Sir”,都显示了无穷的美。“礼貌是人心灵的一面镜子”会使学生牢记于心。在学习Olympic GamesGymnastics等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到体育比赛中友谊团结拼搏的精神美,鼓励学生向人生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冲刺.。教师要通过丰富的语言现象看到最本质的文化内涵,并把他们提炼升华。教师深厚知识涵养、卓越的才情能力、浓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成长护航掌舵。

 

   【反思点滴】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诸多的学科中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随着中国进入WTO组织,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合资企业落户中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英语的各类人才。而学校就肩负着培养这种人才的重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开展英语教学,同时搞好了英语教学又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丰富学生英语学科知识、锻炼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人格素养的形成,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是创特色学校走品牌效应的途径,更是现代教育对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要求。这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携起手来,拧成合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书目】

在小学英语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些尝试

【内容摘要】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

小学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所选的教学内容包含很多与日常生活息息双关的素材,与学习实际十分接近、密切联系的信息。如英语口语教材二年级上册Unit 2 What’s for dinner?(我们正餐吃什么)。很明显,从题目我们就知道我们吃饭的时候会出现rice(米) ,noodles(面条) ,bread(面包) ,carrot(红萝卜) ,egg (鸡蛋),sausage(香肠) ,meat(肉)chicken(鸡肉),fish(鱼肉)banana(香蕉)vegetable (蔬菜)…这一系列的单词的教学包含从植物到动物制作出来的食物。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到这些食物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预先用powerpoint制作包含多个页面的课件。首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桌丰富饭菜的晚餐。哇,哇,哇”“啧、啧、啧。。。座位上的学生不约而同的瞪大了眼睛,那香喷喷的鸡肉,烤得油光可餐的面包,让孩子垂涎三尺的香肠、鱼和牛肉。。。学生们眼里放出贪婪的眼光;随着按钮的转动,页面的出现的一张空空的、剩下几个黑黑的馒头的饭桌,嗯,怎会这样的?学生开始小声的讨论,跟着页面再转动,出现的就是一幅不忍目睹的画面:田地里河床干枯、秧苗枯萎,山上剩下光秃秃的树干,黑褐色的河里飘浮着一条条发臭的鱼,一只只干瘦没神的猪和牛在草地里饥荒地觅吃,而田里的草都又黄又干,田地不远的工厂正在排放着又黑又臭又有毒的工业废水,高高的烟筒上排放的黑烟把天空都染的灰蒙蒙、雾皑皑的一片。。。学生的眼里露出失望而又不满的情绪。我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这几副画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最后学生归纳的结果: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污染,使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我们的生活需品短缺,生活困难。

2、在校园环境中营造爱护环境的语言氛围。

精心布置校园,学校要营造一个全方位的视读环境,让爱护环境的英语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把学生的接受性语言技能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在校园内的公众场所和植物园力所能及的用英语标上植物名称或者爱护环境、爱护绿化、注重环保的中英对照的劝告语和标语牌:如在草坪的篱笆边标上: Don’t step on me ,I’m your good friend!(我是你的好朋友,不要把你的脚踩在我身上或者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地)的标语牌、在教学大楼的楼梯的Entrance(入口)Exit(出口)的墙壁上用有机玻璃板标上:No spitting(禁止吐痰)Keep clean(保持清洁);在厕所的洗手盘边标上:Hand on me before you leave ,don’t let me cry!(洗手后请记得顺手关水龙头,不要让我哭泣);还有在学校的植物园所有花草树木都用中英标上名称,如红棉树(Kapok),榕树(banyan tree),樱花(flowering cherry),小草(grass),仙人掌(cactuses)…还有在学校墙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公众场所都向师生发布的通知、公告、决定一律用中英两种文字;这样一来,和谐、轻松、民主的校园氛围的营造,激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动机;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心理需要调动起来,调节师生关系,增进情感交流的同时增进师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在课外活动中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科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有效延伸,更可以培养学生创造与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环境教育意识的形成。我校英语科有举办手抄报、剪贴报、看图写话比赛、看图说话比赛、情景对话比赛等一系列学科比赛活动的传统。如通过举办手抄报这种含有环保的主题的学科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利用废弃的旧年历、旧挂历来构思、绘画丰富多彩的、图文并茂的环保内容。学生为了编辑制作一幅自己满意的手抄报,往往会用心思去查阅汉英词典、电子词典或者电脑上的金山汉译软件,用英语为这些图片标注解说。这样一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自学能力、手抄报的排版编辑能力、图片绘画能力;同时我们在高年级还举办英语课本剧比赛或情景对话比赛:以环境内容为主;开展英语环保话剧比赛;结合学校环保宣传活动,还可以举办利用废纸、塑料袋子剪贴粘制的环保时装秀;通过学生利用废报纸和塑料袋子做成各种服装进行展示的活动,认识了废弃物品循环再用的好处,从而提高利用废物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这样通过一系列自己亲力亲为的动手操作的学科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学校可以还组织野外远足,通过参观自然生态园,尽可能地了解物种多样性,培养对平衡生态的热爱之情。通过郊游、采访、绘画、调查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环保素养,从而使环保教育成为人类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

 

【反思点滴】                          

从我们现行版的小学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来看,只要我们留意观策,有很多的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环境教育的素材。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只要适当地挖掘和延伸教材中含有的环境信息,巧妙结合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使二者在英语课堂中互为依托,互取所长,各自发挥其优点,这样一来既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意愿。

环保教育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而开展环保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教师具有环境教育的理念,在教育教学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联系,利用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找准切入点。努力做个环保有心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英语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环境素质添砖加瓦。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始终做个有心人,那么环境教育这项工程就充满生机!用我们的话说,开展环境教育就是:-个老师影响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阅读书目】

构建特色校园英语环境

【内容摘要】

近些年来,英语教学一直是我校努力打造的一个特色。学校领导重视英语学科,狠抓师资队伍,力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队伍。作为四小英语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认为构建英语无处不在的校园英语环境,给学生创设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英语才能的平台,是体现我校特色英语,提高我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在校园内营造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现校园标牌双语化。

学校的校门口、走廊、教室、楼梯口,甚至厕所都是我们灌输英语的主阵地。对校园内的显示牌、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进行英汉双语标注,在校门口的上方第四小学标上№.4 Primany School,在各大楼的办公室门口标上Teacher’s office,在图书馆门口标上Library,在计算机室门口标上Computer room,在花坛上、水池边、楼梯口处标上Care plants(爱护花草),Save water, please(节约用水),Right side(靠右走)等中英文相结合的文明标准,在走廊上或教室内可以布置一些名言警句:

有志者事竟成: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

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

学无止境:There is no ending to learning.

教室里的课程表,玩乐场上的器材名称也都用双语标注。校园标牌双语化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英语语言,不懂的地方通过对照汉语,询问同学、老师讲解等方式进行理解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这些语言。

校园内的宣传栏、班级的墙报,《四小园》校刊等都应该布置一些英语内容,如英语小故事、小笑话、名人名言、英语小知识等,这些内容要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二、开设课堂英语角

课堂的交际毕竟是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的有限交际,要把语言学习转化为语言技能,必须在真实情境下进行交际,给学生创设一个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场所,所以开设英语会话角(English corner)很有必要,英语角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确定固定的时间、地点,每次活动确定一个话题,活动形式可以是师生对话、做游戏、猜谜语、讲简单小故事,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生活,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教师对活动中表现出色,会话水平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以积极向上的主流来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精神。

三、开设校园广播,每天定期播出。

校园广播所播出的内容可设英语日常用语、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国家的文娱、体育活动,风俗习惯等,通过校园广播,让学生天天能听到英语,让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浓浓的英语味儿。

四、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或竞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每个月或每个学期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项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英语知识有奖问答等,举办这些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反思点滴】

学习英语,环境非常重要。如:通过英语橱窗、英语墙报、英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环境的布置,使他们耳闻目染、热爱英语学习、利用校园广播、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和展示英语才能的机会。

每班都可以开设英语角,各班的英语角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三年级在学习英语,各个教室的墙上就有一些相关的儿歌,学生课间可以读读朗朗上口的儿歌,对他们的语感,增强他们的记忆力,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而五年级学生会把自己写的较好的文章贴在墙上进行交流。每班还可以出英语节的黑板报等。

【阅读书目】

创设英语环境 提高口语能力

【内容摘要】

一、创设英语物质环境,提高口语能力
  英语物质环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对各个活动区域进行环境布置(包括物品摆放、墙壁装饰等)、物质环境的创设应体现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把一切空间和时间都当成幼儿受教育的环境,看作是幼儿主动进行口语表达的课堂。物质环境的创设又需要灵活多变,应当与当前的英语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幼儿每天都喜欢到各个活动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应注意充实自然区、美工区等各个活动区域。比如在学习《交通工具》一课,教师可在美工区里摆放小汽车(car)自行车(bike)公共汽车(bus)……等幼儿熟知感兴趣的实物,让这种多姿多彩、直观现实的实际物体在幼儿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幼儿口语交往的欲望。小朋友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三五个人在一起玩,喜欢哪种车,就拿哪种车,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诱发与调动幼儿主动地说,抢着说,更广泛地说的积极性。玩后可让小朋友一个个说,也可让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My bike is red.(我的自行车是红色的),My car is blue.(我的小汽车是蓝色的), I like the green bike.(我喜欢这辆绿色的自行车)I go to school by car.(我坐小汽车去上学) ……能说的尽量说,说不好的让一起玩的小朋友帮他说,在口语表达中的语言错误,我总是持宽容的态度,只要他们的英语表达不影响交际,我不会马上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这样,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才不会受到影响,之后,我没有急于收拾这些玩具车,放在美工区,延续了一周,我发现很多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车,他们交换着玩,边玩边说,提供了面广量多的说话机会,明显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能力。又如,在认识季节一课,教师在墙壁上贴上春、夏、秋、冬等不同季节的景色图,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通过耳濡目染感受到了有关知识和信息,幼儿思维活跃,走廊一下子沸腾起来,幼儿很高兴地投入了口语练习中,I like Summer(我爱夏天),I like Winter (我爱冬天),然后我引导幼儿给四季打扮,让幼儿把有代表性的动物,花卉图片贴到相应的季节图上,手脑眼耳各种感官同时并用,效果很好。一边说一边贴一边思考,气氛非常热烈 浓厚,孩子们在这种交流中口语表达逐步提高。

二、创设英语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口语能力
  英语人际交往环境主要指人的因素即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时,教师与幼儿对话尽量使用英语,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接触、模仿英语的机会,对幼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
在一日常规活动各个环节,拓宽口语训练广度。

一日常规都由教师安排,教师完全有条件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用英语组织日常活动。每天早晨我让一名幼儿在门口当小小外交官,幼儿见面之后打招呼, How are you?(你好吗)I am fine. (我很好),May I come in?我可以进来吗?Come in,please.(请进)Sit down,please.(请坐)Thank you. (谢谢)

2.在游戏中创设环境,增强口语训练力度。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自在地用不同方式与周围幼儿交往,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各种对话、角色安排,尽量多用英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流,激发他们参与英语活动以及运用英语口语交际动机.

3.在户外活动中创设环境,使口语训练更加交际化。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从多个角度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语言环境,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幼儿对口语表达产生好感,能够主动地使用英语。

【反思点滴】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室,他们一抬头所见的就是教室的四壁.如果能把教室可利用空间布置成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学生一进教室,一抬头,所见的全是英语信息,那么,天长日久,这些英语信息会在无意中进入学生的大脑中,为他们将来的英语语言输出表达做一些了积累.同时,在这样的一个语言环境场所,学生往往在下课的时候,会互相指着墙上的英语信息相互学习,进行交流,达到了教师虽不在场,却仍能通过视觉接受英语信息的目的。

 

二、组织“案例诊断”群体研究叙事

【“案例呈现”叙事】

5月20日,在横林实验小学多媒体(2)室,许荣梅老师执教了《the English club》一课,学校领导和全体英语老师都去听课。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Step 1 Free Talk

1.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ng?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Where are you from?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How about you?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your hobbies and weekends?

Do you want to know my weekends? Who can ask me?

S1: Miss Xu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T: I often go to the English club.

<板书:bus cup club >We had learned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Can you make any phrases?

2.  Look at this picture .Where is it ?(New York)读一遍。

New York is a big and beautiful city.<电脑:city>

Beijing is a big city, too. They’re different cities.

<电脑出示:different cities>

3.  Boys and girls. What country is New York in?(Do you know?)

(It’s in America./the USA)What country is Beijing in ?(It’s in China.)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OK?

<板书:Country>America and China are different countries .

<板书:Countries >

4.  Teachvisit

There are lots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d like to visit different countries.Would you like to visit different countries ?

<板书:visit visitor  I’d like to visit….>

T: Hello, Class, What countr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电脑:聚光灯移动〉

Step 3

5.  小提示(读一遍)〈read once together>

Today the English club has a visitor .Let’s go and see(先出示人物)

Let’s watch the cartoo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

1.  先出示问题,再出现小提示---放动画----揭示答案

2.  Read and circle

先读问题---出现小提示,Then open your books and begin to read .(找生到黑板上写答案)

Nancy speaks English .What language do I speak?

让学生问---师回答---声音动画(sing together)

3.  Read and fill in the form

解释表格:Who speaks…. Where is Ben from ?What language does Ben speak?

If you know the answers ? You can put up your hands ,

Who can come here and write the answers ?

4.  大声阅读,关注每一个细节

Look at your books and read roudly.then talk about your parteners .(Are you OK).

Step 4

1.读漫画日记

2.四川地震的图片欣赏

Step 5  Homework

 

 

【“案例诊断”叙事】

 

案例分析1

朱玉娟这节课,许老师以复习句型导入新课,既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巩固,又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这样过渡比较自然,新旧知识衔接紧密。教学新单词“visitvisitorcity等时,许老师教得非常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发音,确保每位学生读准确。在操练句型环节,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学生熟悉句型——学习句型——接受句型——巩固句型,循序渐进地完成句型的新授。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听力练习环节,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反应能力。许老师设计的练习符合学生的实际,从各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读、写、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使学生乐于学习。

案例分析2

张红林: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一课是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许老师授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一些国家、国籍和语言,并能运用新词操练新句型, 整节课老师很好地贯彻了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并且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下面我谈一下对这节课的看法,首先谈一下这节课中的亮点:

1. 老师准备充分,教案设计精彩,处处体现了师生间一种平等的关系,比如在一开始的free talk部分,在老师询问了几个学生之后,就让学生来问老师,了解老师的一些情况。然后在回答学生问题中介绍自己的情况,并且顺利的引出新单词的学习,过渡非常自然。

2. 老师的这堂课对单词的操练相当扎实,比如在教授JapanJapaneseJapaneseChinese的时候注重二个单词的比较学习,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记忆这些单词。还有在教授the UK the USA的时候,出示全称给学生看,并且提示学生当国家名称是英文缩写的时候前面要加the老师在很多细节方面都处理的相当细致,体现了她对本课的良苦用心。

3.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景,通过师生交流引出国家、国籍和语言的学习,通过自我介绍自己喜欢交笔友到介绍自己的不同国家的笔友,整个过程非常流畅,一线贯穿。开始由第一人称来操练新单词和句型,在操练中渗透第三人称,为以后的教学作了铺垫,并且在讲解归纳中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案例分析3

黄丽霞1.在巩固阶段,老师设计了多个形式多样的游戏,并且处理的恰到好处,游戏贴近学生的生活,卡通人物和陀螺游戏都是学生平时最喜欢的,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都是中国人,如果根据实际情况操练句型和单词的话,操练的面太窄,老师就通过陀螺游戏创设情景,让学生代表不同的国家来对话,扩大了操练面,这就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语言并且灵活运用,加强了学生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2. 老师注重任务型教学,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老师还设计了一个笔头练习,让学生听录音完成短文(填空),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老师还特别注重情感方面的教育,在总结本课的时候教育学生各国人民都是一家人,要维护世界和平,等等。另外,老师的本身基本功也很扎实,口语流利,教态放松,有亲和力,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的板书很好的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加深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记忆。

案例分析4

秦波:教师创设了一个比较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灵活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这节课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本课学了二个句型和四个国家的名称、国籍和语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笔头练习就几个填空题太少了,应该适当增加。许老师在出示单词卡片时可加上音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单词的发音。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在学生难理解的时候可结合body language.总的来说,许老师的这堂课上的很成功,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诊断交流”叙事】

 

优化教学艺术   提高课堂质量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基于此,我立足于课文内容,设计出了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一、听听、说说、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数字后,我让孩子们拿出小棒,如果老师发出的指令是:"Ten."则学生取小棒用英语数数,这样既玩了,又复习了数字,一举两得。又如,在教学Body时,我让孩子们一起来做Touch游戏,即老师发指令,学生边做动作,边重复身体部位名称。如,老师说:"Touch your mouth. "学生边指自己的嘴巴,边说:"Mouth, mouth, this is my mouth."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二、演演、说说、唱唱。  

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更有爱表现的欲望,如在教学Animal时,让孩子们抓住每种小动物的特征,边读单词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找相应的单词卡片,整个课堂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动物园,学生们的表现力特别强,情绪高涨。在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唱歌,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教一些英语歌曲,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记忆,活跃气氛。

三、听听、说说、画画。 

 这种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将英文单词与相应的图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分辨、记忆单词的能力。例如,在学习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单词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单词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摇扇子表示hot,打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头戴纱巾或树枝摇摆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打雨伞、摇扇子表示hot and rainy……。由此,我认为趣味活动已成为小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英语的动力,这些趣味活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凡事皆有度,趣味活动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时机和深度,那么有时反而会使教学步入误区。例如,我遇见一个学生,听说他刚开始学英语,就问他:"小猫用英语怎么说?"他回答:"小花猫,喵喵喵,cat cat是小猫。"我又问他:"苹果怎么说?"他说:"苹果是appleappleapple是苹果。"对他而言,小猫、苹果的英语单词和汉语是一个整体,每次他都必须经过儿歌这段思维才能想起英文单词。还有,老师常常爱把要学的英语句子编成歌曲教给孩子们唱,这种形式学生很喜欢,可是有的时候单词的发音会因为单纯迎合歌曲的调子而被扭曲,由此导致学生发音不准,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方法,让孩子们既学到正确无误的语音、单词和句子,又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参与活动记事

(一)

【时间地点】

319日,横林实验小学新大楼多媒体教室(1)

【活动主题】

    让生活走进课堂

【叙事反思】

秦老师的本节课体现了Young teachers make student think for themselves,ask questions,explore and develop their own creative ability.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巧合。是一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一、教学特色
1
、教学创情景,激励促参与
   
新课导入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入到一个新的知识情境——Childrens Day,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学生欣赏着生动的电脑画面,听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进入英语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Free Talk贴近生活,让学生产生共鸣。如:Can you tell me all kinds of festivals?关注着每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
、注意衔接,善于质疑。开头复习了已学过的各种节日,然后利用黄金时间马上进行主要知识的学习,紧扣本节课的重点—Festivals,新旧知识衔接自然。秦老师利用多媒体look,listen and say.Ask:Whens?what do you do at?which month do you like?不断质疑,学生边看图边回答,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
3
、依靠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将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进入新课时,电脑先后出示Chinese New Year and Christmas的漂亮图片以及对话,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本课的新单词和新句型。然后利用电脑的图画效果演示Easter,Halloween a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同时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遥控。在练习所学句型时,秦老师运用电脑的可选择性,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选择其一进入,并利用之间的信息差进行交流,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练习和巩固了所学语言。
4
、课堂设计新颖,任务性强。《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秦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句型what do you do at Easter?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做一做,玩一玩,说一说”。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老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组,提前为各组准备了一乒乓球(当作蛋)和大量彩笔,让学生一起合作画出自己的巧克力蛋,各组把画好的巧克力蛋交给老师。老师说:“Do you want a chocolate egg?”“Yes,I do”“Me ,too.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将所学西方语言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设计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知识。但也不是一放到底,请两组学生表演反馈,而且从过程来看,这堂课是一节不错的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二、教师素养
 
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确。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
三、教学建议
  1
、新旧知识衔接的同时应该揭示课题。
  2
、教师应加强对重点词和重点句的阅读。教学设计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样不会局限于少部分学生。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而本堂课复习太多,讲授新内容太快,没有突破难点,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总之,无论从网络课的创新,从任务型教学的设计,还是从临场应付能力的实际操作,整堂课都值得研究与借鉴。

(二)

【时间地点】

522日,横林实验小学新大楼多媒体教室(2)

【活动主题】

    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叙事反思】

评课:每一次走入各位同仁的课堂,都让我品味精彩。

同年级组的黄丽霞老师,课堂组织有序,皆顾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Sports Day 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在动中学英语,学生学得不死板。

一,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课堂不需要做秀,教学效果也同样非常重要的。创设情景,请学生自由操练,一方面通过创设了情景,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现出老师只是处于指导地位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二.句型分层操练寓于游戏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Where’s(are) the …   It’s(They’re) on/under/behind/near…It isn’t there now. It was there a moment ago. 操练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多样,有看动作,说句型,有Open your eyes/Close your eyes.有小组间练习,操练的很到位,值得我的学习。另外以信息沟的游戏,拓展操练了Where was the…It was…. 体现了真实的任务。采用个别示范到小组操练,由点到面,操练的很到位,值得我学习。
   
三,将语言还原于生活,真正把语言教学与运用结合起来。
黄老师能够在课堂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本课的内容与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接下来的巩固该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方面。将本课的新授内容整合到以自己为题材的语篇中。将语言运用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单词教学以猜谜的形式进行,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进行单词的集中教学。接着,进行句型的学习,同时在句型的学习中巩固与熟练单词。练习与句型的学习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直至最后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较为自由的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生日礼物为主线,以猜谜的形式引出:a CD Walkman(I’ve got a thing, I can play CDs with it,what is it?);a mobile phone(I can call my friends with it,what is it?); a diariy(I’ve got a book,on it, I can write my stories every day. what is it? );a camera (I can take photos with it)a roll of film( Open the camera, whatis in it?)earphones 等等。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以英语解释英语,丰富了语言如 what is a diary? It’s a book,we can write our stories on it every day.
另外以实物教学,从视觉方面着手,刺激学生的感官。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对初次接触的材料具有很深的印象。所以使得整个课堂比较流畅,能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期末小结:

忙碌的一个学期快要结束, 回顾本学期工作,本组全体英语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1、组织教师学习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思考与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各位英语老师要根据实际,确立每学期的研究重点或专题,以此来推动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的提高。 2、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要在广泛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使之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要加强学科教学建议的执行和管理,促进英语教学的和谐发展。推进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充分运用已有课题的研究成果,如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得当运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调整与创新,反思与总结。还组织课题组长参加区级课题研讨活动。一学期案例的积累,也使得英语组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在获得好成绩,这是最实惠的收获。

我们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在积累中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