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当我们为国家一项项出台的惠民政策鼓掌叫好的同时,不难发现:真正让几亿学生能享受到的好政策却少之又少。现在,国家出台了“减负增效”这一举措,严格控制了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学生的作业量,严禁补课和“开小灶”。孩子的作业量少了,书包减轻了,并且规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我们再也不用看到可怜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早出晚归了。今天,校园里欢声笑语,上完正课以后,有的学生在打羽毛球,有的学生在玩滑滑梯,有的学生在追逐嬉戏,有的学生坐在教室的角落看着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和谐之中。缺少了社会的压力,省略了教室的束缚,学生的身心都自由了。
然而这些也许只是表面现象,当我们教师好不容易转变了思想,不问“题海战”要质量,改问“40分钟”要质量的的今天,家长们又是怎样一翻想法呢?残酷的事实是:今年又有600万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问题,一个孩子,他即使大学毕业,也可能找不到工作。这时家长就会想,我的孩子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可想而知,好多家长并不相信“减负增效”这一举措,“要想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行吗?”于是孩子除了老师教授的知识以外,还要完成更多的练习。学校里是有“欢声笑语”了,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回到家呢?一头扎进父母安排的题海战术里的大有人在,眼睛照样近视,脊梁照样弯曲,笑容照样消失,生活自理能力仍没有多大提高。
我校地处武进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家长大多是70后和80后,这些家长上大学的不多,大多只有高中或中专毕业,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普遍很高,总想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失去的东西。上述情况在我们选题前已做统计,30%的孩子都多少存在上述情况。
落实贯彻“减负增效”,我们不仅要从校园内做起,而且要把这种理念和行动落实到多个方面。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好多学校的优秀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减负后家长对孩子应采取怎样的的教育方式方法,学校与家长究竟该怎样配合,配合到何种程度?我们心里也没有多少底。如何减少家庭生活中不必要得教育矛盾;如何用最好的家庭环境来帮助孩子成长成才;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理念减轻孩子课业负担。这些都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难题,于是我校确立以“减负增效,家长行为跟进的研究 ”为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旨在为“减负增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工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研究目标:
1.使家长能正确认识“减负增效”的意义,减去负担,并不是减去质量,而是在效率获得大量提高的情况下,利用剩余的时间来进行减负,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提高家长对教师的信心,相信每位教师会认真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真正做到是以孩子为本,朝着关爱、教育、培养的正确方向走下去。
研究内容:
一、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家长对“减负增效”认识的研究。
1.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作用,向家长及时宣传“减负增效”的信息动态,让家长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正确认识“减负增效”工作的意义、方法。我们将在校园网增设家长频道,通过该频道,让家长参与到“减负增效”工作中来。
2.根据我校学生构成状况的特点,有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工子弟,有部分学生家庭缺少可上网的设备,因此,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以提高这部分家长对“减负增效”工作的认识。
(1)校信通。我校是常州市龙城家长网校实验基地。这两年在利用“校信通”这一通讯平台开展家校联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得到了广大老师与家长的认可。如何利用这一通讯方式,让家长们自觉地参与到“减负增效”工作中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家长“校信通”的开通率工作,并做好教师发送“减负增效”信息统计工作。
(2)传统家访。与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家校联系方式相比,传统的家访还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将要求老师能深入学生家庭,特别是特殊学生的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沟通学校教育与家长期望之间的信息,真正缩小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从而能使“减负增效”工作能真正学生家长所接受、认可,能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二、开放学校课堂,提高家长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研究。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孩子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我们的家长,很多虽然接受过好的文化教育,但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与认识的,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往往把自己未实现的理解转嫁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因此不顾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愿不愿意,以家长的作风一厢情愿地为孩子设计未来,当孩子不能达到自我意愿时,不是抱怨孩子就是抱怨学校、教师。因此,转变家长的这种观念意识,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性工作。为此,我们将作下列两方面研究努力:
1.开展家庭亲子活动,通过 “亲子书签”“亲子信箱”“亲子阅读” 设计等评比活动,让学生与父母有心灵沟通的平台,让父母能真实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心理想法,能切实关注、帮助孩子的成长。
2.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察学校教育的特点,观察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各方表现,倾听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教育教育方法的启示。
三、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行为指导研究。
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存在于学校里的“家长学校”为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家长学校自然就应成为宣传“减负增效”工作的工作窗口。
1.做好网上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工作。在该课程设置中,增加关于“减负增效”相关课程内容,让家长通过网络能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到“减负增效”方面的信息动态与经验方法。
2.设计“减负增效”专项研讨活动,让家长在参与研讨活动的过程,提高认识,获得方法的提高。
(1)听听专家怎么说。
组织家长参与专家的大型演讲活动,接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
(2)听听我们怎么做。定期组织家长开展育儿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获得方法的启示。
(3)听听孩子需要啥。定期开展孩子与家长面对面的心理交流互动活动,让家长能在倾听的过程中,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实地担起第一任老师的作用。
3.办好家长读物。设计、出刊家长学校读物,定期以书面的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动态,介绍先进的家教经验。
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其中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