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减负增效 我曾试着在“减负”“增效”之间加上关联词语,以搞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一面减负,一面增效(并列关系)——两者是可以并存的; 因为减负,所以增效(因果关系)——减负是增效的前因,增效是减负的结果; 只有减负,才能增效(条件关系)——“只有”、“才能”表示条件的唯一,也就是说要实现“增效”,必须“减负”; 不仅减负,而且增效(递进关系)——递进复句的侧重点在后者,也就是说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减效。 这样琢磨“减负”“增效”的关系,虽有玩文字游戏之嫌,却能让我们进一步明白“减负”与“增效”是相统一的,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减负”在成为一个目标的同时,它本身又成了一种手段,该“手段”的终极指向是“增效”。 我认为学生减负,需要减的是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学生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学习负担是必须的。没有负担的学习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学习压力必须适当,学习负担必须合理。就像自行车的轮胎,没有压力走不了,压力过大也会出问题。 要使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何在减负增效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曾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第一、转变观念。 1、 转变“教学观”。 虽然考试仍是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主要手段,教学成绩是在学校量化建设教师考核评选中占有相当分量的一个指标,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减负和增效是两条平行线,素质教育只存在于理念之中,是海市蜃楼,更不应该认为“素质教育= 减负+低效”而置减负于一边不理,而应是以积极的心态做更多的尝试与探索。 2、改变“作业观”。 学校一直倡导拒绝低品位的教学,提倡作业的“必做必改”,意在减少作业随意性,通过严格控制题量,精选习题来提高作业的科学有效性;并且通过走班学习的形式,有计划、有内容、有标准,定人、定时、定点,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以必要的能量补充。特别是补弱,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让学习稍滞后的学生跟上来,才能使他们学习起来不吃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也是从根本上缓解后进学生学习压力的措施之一。 3、 培养严格的“时间观”。 “时间观”不仅指上课不拖堂,不挪为他用,不加班加点,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有效时间,这是真正提高课堂效果的内涵所在。 4、 形成自主的“学生观”。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引导学生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太大的精神压力在种种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得到释放,而且让他们在丰富多彩又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增长才干,脱颖而出。 第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不让“减负增效”成为一句口号。 1、 学校依据教师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校本研训计划以及年轻教师技能比武;抓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有关教学的书籍,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等种种措施,多管其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减负增效”不断注入新活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高效”的办学要求。 2、 教师要广泛涉猎,博览全书,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以有效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教师要携手家长,共同缔造“减负”与“增效”之间的桥梁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有来自于学校的,也有来自于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成材观根深蒂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现象更增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不少家长担心“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前途,由此也就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由于家长对教材知之不多,选择教辅材料存在较多的盲目性,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无效性,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形同虚设。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看到增效的预期效果,拥有减负的信心,与我们达成共识,一起减轻学生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减负”“增效” 教师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学生减负增效的实行。教师的“减负”“增效”与学生的“减负”“增效”互为一体,不妨在两者之间加上关联词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如果教师“减负”“增效”,就有利于学生的“减负”“增效”;只有教师“减负”“增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减负”“增效”。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尽可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做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并以积极、轻松的良好心态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减负增效的有效实行。 减负增效是个常做常新的话题。我们推崇减负增效,我们有为发展素质教育而不断进取,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权利和义务。减负增效不是空口号,不是虚无之物,只要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的条件,符合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皆会逐渐成长,茁壮。衷心祝福减负增效能走出瓶颈,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后反思:今天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感到这位不知名的作者一些观点颇有见地。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效,如何提高效率?关键是学生要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增效减负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上40分钟的效率,每次的作业要精练,要有针对性。学生减负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有了优质高效的课堂,才能谈得上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境界。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此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学生得到充分全面地发展。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