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查背景 1、学校发展的需要。江苏省《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五严”规定中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 2、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师为本,关注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作为一所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服务的宗旨。 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结合本校的发展需要和减负增效的思想,在我校学生与家长中进行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作业量”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抽取了四年级学生243人,发放问卷与收回有效问卷数目一致。 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 不需填写姓名 三、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共发放236份,调查对象是全体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对回收的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发现:学生多数都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们布置的家庭作业量还是适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当然也听到部分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得有点勉强的心里话。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四年级共有学生有学生236人,从一周的家庭作业情况来看,学生用在语文家作上的时间平均为20分钟,老师布置的语文家作大多为预习、默写词语、完成补充习题、写日记、背诵课文。学生用在数学家作上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数学家作大多为完成补充习题或练习与测试。学生用在英语家作上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英语家作大多为抄写单词、完成补充习题、背诵单词或课文、听录音。每天用在家作上的平均时间为40分钟。 四、调查分析与对策 1、学生学习方式未改变,作业习惯差 人本主义认为,自身具有学习能力,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可我们的部分学生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无法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有的甚至意识不到学习就是自己的责任。加之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情况就更糟了。只要开始玩,就一发不可收拾,把自己未完成的学习任务抛到了九霄云外,即使有人提醒,也是身在桌旁心在外。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小学,家长的素质普遍不高,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质量如何保证? 2、作业设计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我们的语文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词句、背诵课文、完成训练卡、补充习题中的练习,数学作业就是机械的做题目,英语作业呢通常是抄单词、背课文,这样的作业,缺乏新颖多变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训练,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怕学厌学心理。这样的作业从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学习能力也高低不同。有些作业的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学困生来说,就难以顺利完成,有的甚至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3、评价机制不完善,个别学生敷衍了事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老师对所布置得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逐一检查,而是把这一权力下放给小组长,这就给个别学生敷衍了事提供的可乘之机。 对策与设想: ①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我经常给学生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还时常特意找那些作业习惯差的学生谈心,肯定他们平时的闪光点或近阶段的些许进步,提出认真完成作业的要求。与此同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进行督促,努力矫正他们不良的作业习惯。总而言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每个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②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层次性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那么我们设计的作业就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创新性,使他们不再觉得完成作业只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只是一种无聊且又沉重的负担。”比如设计这样一些作业①录音作业;②调查采访性作业;③分层作业,适合从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出发,确立一些有效的作业形式;④自主型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作业可以自己留、互相留,学生自己出测试卷,交换做、交换批阅,课前自己质疑、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材料等,这类作业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各个学科都可以尝试。⑤养成型作业。教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养成性作业请家长、社会评价,向学校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沟通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分化比较明显。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特别注意层次性。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差生与优等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差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分层作业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这样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质量地完成练习,尝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这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作业评价有分量、有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千万不要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对于学生交来的作业,老师不仅打上等级,还可以写些激励性的话语。如小B经常拖欠作业,收到他的作业本后可工整地写个“优”,再写上了“老师按时收到了你的作业,真高兴。”巩固一阶段后,还可以写道:“你的‘***’写得真漂亮,可见你能把字写好,对吗?老师期待你写得更好。” ④各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相互交流,使学生家庭作业量得以均衡,避免某一天作业量太多,负担太重。 总而言之,此次学生作业量调查的问卷情况引起我的一些思考,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基础上,照顾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新颖独特、有吸引力的作业,使我们每个学生都 能交上一份高质量的家庭作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周小燕)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