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理论学习记载表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海霞

   横林实验小学“减负增效,家长行为跟进的策略研究”

课题理论学习记载表


教师

王海霞

所在

年级组

年级

时间

2010.05

文章标题

寻语文教育生命之源,探减负增效之策 

作者

解放路小学

1、走出语文复习的困境,寻求多样的复习的方式。

    语文教育的根本是按照儿童的心智成长规律,帮助儿童认识语言,传承语言。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是浸泡的过程。期末考试前,我们给学生做了好几张卷子,我们的教学过程的学生第一天做,老师回家批,一天批不完,最多批两天,然后再评讲,改正。日复一日,我发现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期待似乎已成了过往云烟,老师苦不堪言,颈椎发麻,眼睛发花,学生每次面对那需要做100分钟的语文试卷时,都是眉头紧拧,面露无奈。难到语文的复习就是这么痛苦?几堂区教研室组织的复习研讨课,给我们的复习吹来了清凉的之风,专题复习课,理解句子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某一中心专题复习”“考试策略指导让我们耳目一新,欣赏之余,也在我们的课堂中开出了快乐之花。举一反三如何概括段意”“如何理解题目含义”“如何把握文章中心等主题复习课也应运而生。为单一的复习课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教师注意方法,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学习效果。增效减负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横林实验小学“减负增效,家长行为跟进的策略研究”

课题理论学习记载表

 


教师

王海霞

所在

年级组

年级

时间

2010.11

文章标题

减负增效,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作者

  

    曾几何时,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学是带着学生在雨后的黄昏,悠然地去品陶渊明手中那杯菊花酒;在静谧的深夜动情地去听琵琶女曲中的失意音;在灿烂的丽日激情地去看毛泽东笔下的江山画。可如今,面对学生沉重作业下的疲惫身影,我常常陷入深思: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领略语文天地的无限风光呢?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方水渠,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它的源头活水。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减负增效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 创设教学情境,迅速进入文本

    课标指示我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情境的恰当创设能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节省时间消费,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教授《荷叶  母亲》时,课前就播放阎维文《母亲》,让感人的画面和动人的歌曲迅速将学生带入文本。结尾时又以《跪羊图》收束全文,我看见很多孩子眼眶湿湿的,无需多言我相信学习了此文后他们会对自己的母亲有更多的感恩。这种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对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的欲望,这种欲望情绪很短暂,教师就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授课中,老师也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或授课方法,以应万变。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侧重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充满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阵地。



 

   横林实验小学“减负增效,家长行为跟进的策略研究”

课题理论学习记载表

教师

王海霞

所在

年级组

年级

时间

2011.09

文章标题

 

谈谈语文课堂如何减负增效

作者

浦江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强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形成迁移动势,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之中。特别是在学习文言文时,更是要注意知识的迁移。比如对于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可以让学生先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这个词有哪些意思,然后再让他们想一想,在这样的语境中,它应该是什么意思。由于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它的用法,在这样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能力自然得到发展。而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连接揭示越充分,也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时代在发展,教师也就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延伸与拓展,进行大胆的创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横林实验小学“减负增效,家长行为跟进的策略研究”

课题理论学习记载表

 


教师

王海霞

所在

年级组

年级

时间

2011.03

文章标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减负与增效

作者

王娟

    语文学科与别的科目相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更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更注重语言积累,更注重开掘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更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这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而事实的情况是不少学校反映,教材教不完,学生负担较重。以至于读书兴趣,消解学生的读书欲望,不利于学生语文以至于形成和发展。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也是畸形的,以至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增加了许多的负担,但几乎都是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关系重大,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一)减时间之负心理之负

    学生负担过重其实就是指学生承受着巨大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课程、作业、考试、补课多、竞赛多等都占用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睡眠严重不足,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学校和家长的期盼,高分数”“升学率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也会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增效首先就要减负,减时间之负心理之负

减负与增效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语文教学能否真正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对减负工程乃至整个教育改革事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减负与增效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我们语文教学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才能为整个教育事业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横林实验小学“减负增效,家长行为跟进的策略研究”

课题理论学习记载表

教师

王海霞

所在

年级组

年级

时间

2011.04

文章标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减负与增效

作者

王娟

1)减时间之负

现在我们的增效缘何像减负一样效果不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能真正地减时间之负。因此要实现增效,就必须从时间上切实减负。长期以来,双休日补课、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等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我认为最大的责任在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学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姑息迁就,尽管各级教育部门在这方面的规定不算少,文件也发了很多,往往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最后的结果还是恶性竞争依然严重。因为减负不成,增效自然也就成了空话。对于语文学科,要减时间之负,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无效或低效作业,特别是一些纯粹机械性的抄写要少而又少,一些低效重复性的作业要坚决取缔,背诵的东西也不要任意增加,还有前面已经提到的,对不同的学生应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而不是一刀切,这样就可以减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无效劳动。

教学的根本是为了学生,减负与增效也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只要把这两个关系协调好,我们的教学就会变的更加有成效,学生也会更加快乐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