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2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zhouxiaoyan

减负增效教学活动安排表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对象:全体课题老师

活动安排:

节数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1221第三节课(星期三)

朱丽敏

二下《可能性》

1221第四节课(星期三)

周华娴

二下《可能性》

1530

评课

请全体课题老师(含一、二年级)调好课务,准时参加活动。

         

 横小减负增效教研组

2011.12.21

 

 

 

 

 

 

 

 

感“统计”之价值  悟“概率”之奥秘

——横林实验小学 “统计与概率”减负增效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221,我校举行了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分别由朱丽敏、周华娴两位老师同上二年级下册的《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本次活动由全体数学老师共同参与研讨。

朱丽敏老师的课让学生经历体验一猜想一验证一归纳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空间,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教学中转盘游戏的安排联系了学生生活,突出了学以致用思想。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周华娴老师的整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预习交流,学生在圣诞老人发礼物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个环节是摸球,让学生体验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整个游戏全员参与,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摸的时候学生感知了什么叫做“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第三个环节是装球游戏,学生在思考怎样装球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体验了事情发生的“可能”、“一定”、和“不可能”,从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看,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课后,所有数学老师围绕两节课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得出要上好 “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地把握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价值取向。2、科学地理解“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有关数学概念。3、恰当地定位“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教学目标。4、合理地选择学习材料。5、灵活地选择教学策略。6、精心地组织课堂练习。

本次活动的成功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本次活动上每一次的思维碰撞所带给大家的启迪都将会成为一粒粒有生命的种子,总有一天要生根发芽……

 

 

 

 

 

 

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猜球、装球、玩转盘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尝试用“可能啊”“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解释生活中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2个袋子(6红球,33绿)卡纸

学具:7个红色袋子(33红),7个白色袋子,7个盒子(118绿),7张表格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1225是什么节日么?   (圣诞节)

2.据说在1224晚上圣诞老爷爷会从烟囱溜到小朋友的床前,把圣诞礼物悄悄放到小朋友挂在床上的袜子里。瞧,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圣诞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苹果,也可能是其他东西,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的结果可能这样,可能那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创设摸球游戏,引导探索

活动一:摸奖游戏,体验“不可能”和“一定”

(一)摸球游戏

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两个礼物袋(一个袋子6红,一个袋子33绿),每个袋子里有6个球,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摸球游戏吧!

请先看游戏规则:(1)摸出红球次数多的队取胜。

2)在摸球时先把袋里的球搅匀,再任意摸一个举给小朋友看,立即放回袋里。像这样,每人摸一次。

3)其余小朋友仔细观察,摸出什么球,大声告诉老师。

请学号1-6的小朋友从这个口袋里摸球,摸得什么球?(红球)

这一组小朋友运气真好,摸出的都是红球,再请学号31-36的小朋友从这个袋子里来摸球。(黄球 绿球)

(二)探讨原因

1.咦,为什么没有红球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第一个袋子里都是红球,第二个袋子里没有红球)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果然第一个袋子里全是红球,第二个袋子里没有红球。

(三)小结: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从全是红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一定是什么球?(红球)

从只有黄球和绿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吗?(不可能是红球,可能是。。)

活动二: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一)摸球

1.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想不想来一场公平的比赛?

这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3个黄球,我们还是规定摸出红球多的取胜,从这些袋子里进行摸球比赛,你们觉得公平吗?

2.请小朋友想一想,从这里面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

3.到底小朋友说的对不对,我们继续来摸球比赛。

游戏要求:组长拿出桌洞里的红色袋子,摸球前先把袋里的球搅一搅,任意摸一个,举给小朋友看;每次摸出什么球,组长就在表格里打钩,每个人都摸完球后请坐端正,比一比那组最先摸完,哪组纪律最好。开始。

(二)组长汇报小组摸球情况,教师记录。

请每组组长汇报下,你们组摸出了一个红球,几个黄球?

( )小组摸出()个红球,( )个黄球。

哪组摸得红球最多?哪组赢了?祝贺自己(ye

() 小结: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从既有红球又有黄球的袋里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当结果至少是两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可能是这个,可能是那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可能性”。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一)教学“试一试”

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商场里可热闹了,他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瞧,这个小朋友正在摇奖呢!

1.                指针转动后,会停在哪里?(可能停在红色区域,可能停在蓝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是吗?

2.                我们仍然规定停在红色区域为中奖,老师给这节课表现好、有进步的同学一次摇奖机会,奖品是一只圣诞袜。

3.                如果@@@想中奖的机会大一点,这个转盘可以怎样改进呢?

   A:把蓝色,黄色涂成红色

   B:全都涂成红色。如果全都涂成红色,再摇奖的话,结果会怎样呢?

(一定中奖)圣诞老爷爷可要着急了,他哪有那么多礼物发啊!

 

(二)教学“想想做做第一题

瞧,圣诞老爷爷又拿来了三个大口袋,他想考考我们班小朋友。

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吗? 小组讨论

(1)    多请几个同学交流答案。为什么?

(2)    如果老师说从第三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对吗?

结果只有一种情况,只可能摸出黄球,所以我们说一定是黄球。

当结果至少有几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可能?(两种)

 

(三)教学“想想做做“第二题

圣诞老爷爷的题目难不倒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刚才我们根据袋子里的球判断出了可能性,那你们能根据可能性来放球吗?我们一起来玩个放球游戏。

 

1.游戏规则:(1)组长把红色袋里的球放进盆子里,拿出桌洞里的白色袋子。

2)听清要求,小组里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放球。

3)每人放一个球,放好后,坐端正,组长举手。

A.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

            B. 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

 C. 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

师:只有全放绿球,才能实现——任意摸一个,一定(重音)是绿球。

只要放些绿球,再放些其它颜色的球,摸出来的可能是绿球,当然也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

2.组长汇报。

  你们这一组放了哪些颜色的球?为什么这么放呢?

  其他小朋友做裁判,每一组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了么?

  如果某小组有错误,请其他同学上台摸球验证,并改正。

 

3.小结:看来,任务相同,装球的方法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四)教学“想想做做“第三题

小朋友们为了得到圣诞礼物,他们绞尽脑汁,出了很多题目想考倒圣诞老爷爷,你们愿意帮助圣诞老爷爷解决问题么?

1. 你会判断吗?(教师介绍“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手势,想一想,老师说开始,立即伸出你的小手)

1.太阳从西边升起。                       不可能

2.花是香的。                                可能

3. 三天后会下雨。                           可能

4. 爸爸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不可能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可能

6.爸爸的年龄比我的大。                      一定

        我们把正确答案代进去读一读吧!(机动)

        老师这里有道难题,想考考你们:二十几加三十几等于五十几。(机动)

  (2) 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身边的事情吗?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可能性”,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一定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好不好?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良好合作学习态度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高兴吗?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与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吗?

  二、 玩一玩

  1. 游戏一:抛硬币。

  这是一枚1元硬币,老师把它抛向空中,再接住,你们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正面。

  :反面。

  师:一定吗?

  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事情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说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尝试用“可能”等词汇进行表达,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游戏二:摸球。

①拿出装有6个红球的袋子,问: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请6个同学上台摸球,并展示给大家看)可见,这个袋子里面全是红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红球。(板书:全是红球 一定是红球)

②设问:如果这个口袋里装3个黄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吗?小组活动。没有红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板书:没有红球,不可能是红球)

 ③出示3个红球3个黄球,谈话:(边说边演示)这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老师把它们放进袋子里,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示范:老师摸,一学生记录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摸3次)

  提问:你们摸出的球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黄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④齐读,加深印象。

  <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摸球、猜球游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再次使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说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动—解释说明”的方式,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义,明确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伴着思考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数学思考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游戏三:转转盘。

  出示转盘,谈话:这是一个转盘,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等三个区域,请小朋友想一想,转动指针,最后指针会停在哪里?猜对的同学不但有奖,而且上来自己转动指针一次。(3个同学)

  学生交流后,小结:指针可能停在蓝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说明:让每个学生动手试一试,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指针可能停留的区域,强化学生对“可能性”的感知,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 辨一辨

  小朋友拿到了奖品,可老师遇到难题了,你愿意帮老师解决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小组讨论,再交流,说说为什么?

  四、 放一放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红球和绿球,你们能按要求把球放在袋子吗?

  1)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

  2)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3) 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完成操作,并说明理由。随机展示各小组放球情况,指正。

  <说明:让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结果推想条件,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填一填

  事件发生的结果可以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来描述,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存在。请选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进行填空。

  1)哥哥的年龄()比弟弟大。

  2)明天()是晴天。

  3)买彩票()会中奖。

  4)太阳()从东方升起。

  53+2()等于6.

  六、 说一说

  提问: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说一句话吗?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可能、不可能或一定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学、多问、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 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事情的发生    不可能

                        可能

                                                            

 

 

 

 

 

 

 

 

 

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材主要设计了有趣的摸球游戏为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概念太抽象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采用“猜猜硬币葳在我的哪只手上”这一游戏导入,不仅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步接触可能性,简单而有效地突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问题,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我又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场景,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情境,不仅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通过摸球这一环节,引出“可能”“一定”“不可能”三个词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学习情境还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于是在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抽奖的生活情景。并设疑:中几等奖的可能性会大些呢?你想设计一个这样的转盘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二、学习过程活动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本节课基于这一理念,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让学生摸各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数学,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再如,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按老师提出的要求举棋子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练习中,我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老师还想设计一次摸球游戏,我想请你们帮帮我,你们愿意吗?”这一问题的设计,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信心百倍,积极参与讨论,在探究中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几个游戏活动,环环相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逐步深化、逐步提高。整堂课中,学生不仅个体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师生、生生、群体之间也在互动交流,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活动化、自主化,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这样既可以适应孩子们爱动的天性,又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不仅情绪高涨,心情愉快,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学习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的基本理念。

三、关注学习过程,体现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必要的小组合作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验,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摸球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摸球,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体会的机会,并让他们进行交流活动。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在大量的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事物可能性的体验。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关注学生发展,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

在摸球游戏的教学中,学生在亲身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后,一定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学生针对事件的可能性和对事件的推测结果与同伴交换想法,促进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本课通过猜测——实践——观察——发现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感悟思维的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