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课题活动安排表 今天举行 “实践与综合应用” 减负增效课题教学研讨活动,希望全体课题老师及时调好课务准时参加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横小减负增效课题组 2009.11.11 搭建活动平台 提升学生素质 ――“实践与综合运用”专题研讨活动报道 最近天气骤冷,连续阴雨,但丝毫抵挡不住我们学习与研究的热情。 活动的第一版块是聚焦课堂。周小燕、白黎明两位教师为我们展示了两堂研讨课,内容都是《周长是多少》。这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设计了用线围一围、用小棒摆一摆、用小正方形拼一拼,以及量一量、估一估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并合理进行分工,大大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效率。 活动的第二版块是对话研讨。下午第三节课全体课题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活动材料准备充分,活动组织有序,活动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到位。特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课内知识课外实践的平台,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摸索,勇于创新。只要坚持不懈,相信我们实践活动的教学会更加完美,更加精彩! 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教材68—69页综合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主要内容是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依次设计了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等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孩子们最喜欢的数学课莫过于数学活动课,丰富的材料加上有趣的操作,一定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操作活动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把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学具教具准备齐全。 在围一围这个环节中,我先出示一根 在摆一摆这个环节中,我对教材稍做修改,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开进行摆小棒,并设计了相应的表格。对学生来说,摆正方形比较简单,而且一共只有三种摆法,所以我设计让学生独立操作,独自填写表格。大部分同学都只摆出了两种,没有想到边长可以是3+ 在拼一拼中,要求学生利用12个边长 量一量是让学生按要求一条一条边量过去,在量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要按顺序来量,不要遗漏。移一移的方法我作业练习时多次提及,所以在今天问到学生还有什么办法来求周长时,很多孩子已经能应用自如了,因此讲解起来并不费时。 数学终将要回归生活,“估一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有作用,本来这一内容要在课上展开,因为时间关系转为学生课后的探索,我希望孩子们通过课后进行这样一个活动,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我觉得这次实践活动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了应用知识锻炼能力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对周长有更深的理解,也能让孩子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所以,这样的活动是有意义的!一节课下来,活动内容很丰富,感觉孩子们收获很多,我也从中分享到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学会了计算周长。今天,我们就要和小兔、小乌龟一起开展《周长是多少》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小兔给小乌龟设置了四关,只要小乌龟能闯过四关就算赢。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第一关:围一围 ⑴ 谈话:比赛开始了,不一会小乌龟就来到第一关:请你用这根线围出你最喜欢的图形。 ⑵ 出示要求:①围出的图形要首尾相连。②围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所围图形的周长。 ⑶ 学生活动 ⑷ 大家想知道你围的图形的周长吗?想一想怎样量最方便。 ⑸ 学生测量并汇报结果。 小结:是啊,这根丝线有多长,所围的图形的周长就有多长。 2、第二关:摆一摆 ⑴ 谈话:我们很轻松的过了第一关,继续闯第二关:这有4根 ⑵ 出示要求:①在8根小棒中任选几根,在垫板上摆出长方形或正方形。②由组长按要求填好1号表格。③看看哪个小组方法最多。 ⑶ 学生活动 ⑷ 学生汇报,如:①我用了()根小棒拼成了(),长(),宽(),周长()。②我用了()根小棒拼成了(),边长(),周长()。 表格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选小棒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 3、第三关:拼一拼 ⑴ 谈话:同学们,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用8根小棒摆出了那么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小乌龟也十分高兴,它信心十足的来到第三关:这有12个边长是 ⑵ 出示要求:①用12个边长是 ⑶学生活动 ⑷ 学生汇报,如:我一排摆()个,摆了()排,长(),宽(),周长()。 表格
⑸ 题问:这三个长方形哪个周长最长,哪个最短?为是么他们的周长不同?比较它们的长和宽。 小结:这三个长方形,长与宽不同,所以他们的周长也不同。 4、第四关:量一量 ⑴ 谈话:小乌龟连闯了三关,正在暗自高兴时,眼前出现了两个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⑵ 你能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板演) ⑶ 你想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巧妙。(把书翻到69页,量一量)。 ⑷ 学生活动并汇报 A、一条一条量。 B、移一移,只须量一条长与一条宽。 小结:从这个活动中,我们知道遇到这种不规则的多边形,我们可以通过移边线的方法将它转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总结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小乌龟又一次战胜了小白兔,它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在这次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 估一估:估一估手帕和课桌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 《周长是多少》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我设计了用线围一围、用小棒摆一摆、用正方形拼一拼,以及量一量、估一估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大胆操作、合作交流。在汇报时,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整节课的教学结构较合理,教学过程也流畅,。但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待我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 1、问题设计可更明确 在拼一拼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12个边长 2、活动方法可更高效 在围一围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一根线围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之后便要他们量出周长,此时我只想到可拉直量,直到听了 3、课件制作可更简约 在最后一张“你有什么收获?”的幻灯片上我制作了一枝笔连续写字的动画,这个动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以致部分同学未在思考问题,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使得这一环节的教学没有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
![]() ![]() |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