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课题方案
发布时间:2014-03-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huanglixia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基本功。写作训练与培养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非一日之功可造就。学习写英语小作文是英语学习的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功能,还有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作用,更有助于学生提高用英语表达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把写作训练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才能有所突破。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主要以培养听、说、读为主,小学中段开始就要听、说为主,读、写跟上,小学高段开始听、说、读、写,都非常重要,但是小学生的“写”,尤其是用英语写作的能力是相当弱,即便到小学高年级了,他们对英语写作还是很头疼。因此,我认为培养高段学生用英语写作的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笔者对目前我们学校高段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20%的同学不会动笔写一句英语;30%的同学会动笔写一到两句话,当中还有些句子会出现语法错误;40%的同学会写简短的小句子,也是只有三、四句话而已,有10%的同学写的小作文句子通顺,有七到十句话左右,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由此可见,培养高段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势在必行。我们英语组老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中,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低段英语老师铺垫做得不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互相联系的,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写作技能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只有有了良好的听、说、读的能力,才能让写来得更顺手,所以说我们一开始就要养成让孩子们良好的听、说、读的习惯。

2、中段英语老师对“写”的指导范围太窄。大部分老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机械的抄写单词和句子,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也动笔造句,写一些简单的句子等等。

3、高段英语老师对写作不够重视。到了小学高段,老师们在任教过程中,往往还是以听、说、读为主,“写”很少跟上,甚至没有跟上。让学生写也是简单的机械地写,不注重方法的指导,不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等等。

4、学生家长意识不强。有些家长会问“小学生用英语写作文,这可能吗?”还有些家长会说“语文的写作能力都不强,根本没必要写英语的作文。”

5、学生课外阅读量太窄。我们知道只有提高阅读量,才会有更好的写作能力。小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语文阅读量的提高上,对英语的课外阅读,大部分同学可以说是“零”,只有少部分的同学会去看一些有关英语的文章。没有良好的输入,哪里来的输出呢?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1)、小学高段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通过写作训练,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更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在写作训练中,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记住了单词、句型,也学到了新的词汇、语法和句型,学会灵活地运用它们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了学习信心。

(4)、写作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常进行英语写作训练,词汇、语法、句型课文都会由领会、提高变为复用和活用。经常进行写作练习会促进口语能力相应的潜在发展,反之,良好的口语能力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发展也至关重要。

(5)、学好英语,离不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四项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写作教学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同时,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写的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同时,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能更好地推进校本研训,促使教师进行更多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更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能力。

2、课题研究的价值

(1)在理论上,让教师接受一些与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相关的理念和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化,为进一步开展写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在实践上,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写作训练的安排应让学生在运用笔头交流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乐趣。

2、演进性原则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难度。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连词成句——简单造句——看图填词——多项造句——组句成文——问答写话——改写文章——看图写话——自由写作等训练程序,让全体学生都能跳一跳就摘到果子,都有收获。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

3、灵活性原则   

可适当安排对话作文,看图作文,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续写作文等,以便引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4、可操作性原则   

小学英语写作训练重视为每个学生创造时时进步的机会。一般由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开始写,从学生身边的事物、人物开始写,给他们感到写作也是一件易事,是一种乐趣。

5、创造性原则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小学英语写作训练与教学的内容有着紧密联系。随着学生写作训练的不断深化,把学生带入英语的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6、持久性原则   

要坚持长期、正确的写作训练。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1、让学生愿写、敢写,爱写、乐写,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每位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小学高段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初中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

4、通过实践与研究,树立每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研究内容

1、利用课堂教学,搭建写作台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2、增加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3、开展学生英语写作竞赛。

4、建立科学评价制度,推动英语写作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三)研究方法

1、运用观察法

了解学生地兴趣趋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增长点,同时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之处。

2、运用实验法

尝试多种写作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地写作训练指导。

3、运用案例法

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同时运用总结法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写作指导方法。

4、教育反思法

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5、案例研究法

选择优秀实验教师优秀课例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讨。

6、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大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

五、研究措施

1、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写作成果,不取笑,少批评,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充满爱的课堂,从而快乐地写英语,学英语。

2、教师精心组织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例如:教师提供一些词汇,让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将这些词汇串成几个句子,然后再创编成故事,看哪一组的同学写得又快又好,不知不觉中一篇小短文形成。学生在感受到了竞争与合作所带来的快乐之外,原来自己也可以充当英语小作家。

3、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通过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和开展英语兴趣小组等途径来展示学生“写”的成果。

4、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通过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科学测评,可以达到了解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水平的目的,并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六、本课题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小学中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学生

(二)研究过程及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11年12月——2013年12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1年2月)

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前测)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0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并收集材料。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

3、召开课题研讨会,根据效果调整并完善课题设计。

4、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论文,进一步指导。

5、收集、整理教师案例、反思等。

6、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操作要求是:

①划分阶段要求,落实写作训练;

②简化作文批阅,正面鼓励学生;

③采取作文欣赏,展示学生习作;

④注重自我批改,吸取他人精华。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1、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后测)

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结题报告。

七、研究条件

1、组织保证。我校是省级教科研先进集体,在课题组织管理、课题实践指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利的指导与帮助。

2、人员保证。课题组成员撰写过多篇与本次课题相关的论文,均在县市获奖,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其中又有多位人员已有课题获市区级一等奖和二等奖,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曾经研究结题的课题获得区优秀课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水平。

3、实施保证。课题的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都是紧紧相关的,把课题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八、成果形式

教师论文、课堂教学案例,学生作品,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人员

(一)课题领导小组及成员

1、课题负责人:黄丽霞、李燕、秦波

2、课题研究成员:丁文敏、周燕、朱玉娟、许荣梅、张红林、夏玉洁

                                                                

 2011.12.19

                                 横林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