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理论学习材料(坚持素质教育,“减负”才有希望)
发布时间:2014-04-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xiaping
坚持素质教育,“减负”才有希望

  “我对静教院附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很欣赏———‘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上外静安附中预备班学生家长胡女士认为,人的素质不是“考”出来的,必须摈弃以“考分取人”的单一评价标准。静教院附校的成功在于真正坚持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来办学,还学校以“育人”的本来面目。

  “静教院附校的很多教改举措也许并不是直接冲着‘减负’去的,但沿着素质教育的路子走下去,‘轻负担、高质量’是必然结果。”

  “进校门第一件事就是玩,体育课也可以‘补’回来,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这样就好了。”初二学生小朱“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学校。“我们学校也经常讲开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全面发展,但到了期末考试,体育课等副课经常‘让’给了主课。有时一整天语、数、外‘轮流转’,听到后面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啥,事倍功半。”

  “减负”,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静教院附校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形成“减负”社会合力的努力受到家长们的高度评价。一师附小三年级学生家长孙明丽认为,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家长参与“减负”的做法令人感动。而学校“减负”最终能取得成功,显然离不开家长们对教改的理解和支持。

  “‘轻负担,高质量’正是家长对教育的最高期望,谁也不愿看到孩子因为学习而痛苦。但实际上,很多家长盲目给孩子进行校外补课的行为却大大抵消了学校‘减负’教改的努力。”孙明丽认为,在呼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学校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配合学校的教改措施。“只有家、校都把教育目标统一到素质教育的方向上来,‘减负’才有成功的可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