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级方案制定阶段目标
发布时间:2014-04-18   点击:   来源:转载   录入者:俞淼娟

 

36年级方案制定阶段目标

平谷六小    张凤香

做课题研究,我们必须明确自己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那如何指导学生制定好活动方案呢?下面我就根据一些活动的实例,根据年级的不同,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制定方案的模式

方案制定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要学生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想有必要在制定方案之前通过一节课以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注意事项。这样能使方案制定得更规范,更完整。活动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呢?大致有这些项目:活动名称、活动实施者、活动指导者、活动时间、组织形式、活动分工、活动的背景依据(即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当然这并不是统一的固定模式,需要教师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表格设计是这样的:

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小组活动成员及分工: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目标:

 

活动方法:

 

活动内容及分工:

 

 

活动步骤:

 

 

 

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可以参照以上表格的格式,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的项目,制定可行的计划。活动方案中要确定好本次活动的人员、组长的名单。根据活动的需要,学生还可以找一位指导老师,以便解决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而自己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的职业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活动的地点、形式应根据活动的主题来确定。可变换不同的地点和形式。活动中所要用到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成为活动的辅助工具,要充分的利用这些辅助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表格里小组的分工很重要,它关系到活动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活动中哪些事情具体由谁负责,哪些事情由几位同学合作完成,都要在计划中体现。这样,活动结束时也便于总结、检查每个同学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再有目标要明确、全面。在制定活动计划这一环节中,活动目标的确定最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成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但对具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主题来说,应有具体的活动目标。

学生在制定方案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线条太粗,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对细节的考虑。三年级、四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设计活动实施方案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从小处入手,例如,一开始只是学习制作调查表等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的内容,等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后,再进行活动整体方案的设计。

一开始活动方案可以由教师组织同学们讨论后设计,此后逐步体现出由扶到放的过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后,最终还是应该由学生自行设计。也许学生的活动方案还比较幼稚,不能完美,但这毕竟是孩子们自己的成果,体现着孩子们独立学生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在初级拟定活动方案时,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需要经历从感知—模块—自主设计的过程,因此,每个年级有每个年级的不同的阶段目标,下面就每个年级来具体说一说

三年级阶段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制定活动方案的重要性及基本要素,并有制定方案的意识。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选择相关内容及项目,完成本小组活动方案。

3、学会合作,学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关项目及内容。

教师可先将自己拟定的活动总方案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了解方案的基本要素,拟定方案的基本方法。然后,教师可出示相对固定的方案设计表样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选择。

下面就提供一份我在讲《小小日历有学问》这一活动主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出示《小小日历有学问》教案,并重点讲解设计方案一块

 

调查的问题

12月为什么有时28天,有时29天?(2)农历是怎么回事?(3)一星期为什么有七天?

调查的对象

上网  查阅资料 询问专业人员

调查的时间

20089

调查工具

录音机   记录本

人员分工

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内再次分工

注意事项

注意礼貌   注意询问的问题及记录   注意提前做好预约

实施情况

 

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在上网查阅时不知从拿下手怎么办?

询问是别人不配合怎么办?

应该怎样与人沟通?

收获和体会

 

 向学生出示这样一张表格,先要指导学生这张表格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然后小组内合作选择,你认为哪一项适合你,哪一个内容适合你,就在它的下面打“√”,最后完成本组一套完整的活动方案。作为三年级,对于每一项内容,教师给学生提供两到三种建议,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以这样的方式来完成放案的制定是可以的,只要让他有制定计划的意识就可以了。教材当中适合学生制定方案的活动主题有:《我为奥运做点啥》《直升机为什么能垂直升降》《研究家养动物》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因此,提供一份成功的方案给学生参考,有时比教师一味的讲解更有作用。当然,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个性、提倡创新,反对照样画葫芦。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方案,并不是要学生一味地模仿,而是要学生在此基础上有创新,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且,此方法四年级使用比较好。

四年级阶段目标:

1、在教师样表的提示下,能够合作完成本组的活动计划。

2、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项目,并能如实填写空白处。

在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方案时,首先给学生出示几份样表,指导学生每一项目如何填写,然后再给学生一张空表自己试着制定活动方案。比如在讲《小小日历有学问》时,教师可给学生出示一两份样表如:

 

研究的问题

活动时间

活动人员

预计步骤

活动方法

需要材料

更改错别字

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天下午放学后、星期六、星期天

组长:李延

组员:张新赵娜、李小双

学习《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总表》,了解规范文字的标准

学习

《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总表》

到大街上、公共场合了解社会上的文字

拍照、记录

相机、记录表

劝说那些写错别字的人,改正错子,编写而个向大家宣传

 

 

 这是一张《更改错别字》主题活动学生制定的活动方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于这个活动主题都包含了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又是准备怎样实施的,等学生看明白之后,再出示给学生一张空白表格,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教材中适合做活动方案的有:《研究轮子和车子》《探秘七巧板》

《小小日历有学问》主题活动方案

 

调查的问题

 

调查的对象

 

调查的时间

 

调查工具

 

人员分工

 

注意事项

 

实施情况

 

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收获和体会

 

 对于空白处的填写,要指导学生一定要如实填写,特别是分工,要做到每个人都应该有任务,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也要指导学生想的周全一点,以免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漏洞。

五年级阶段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方案的半成品,空的部分由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根据主题的需要可以添加必要项目,具体写出实施过程。

可以是这样的表格:如:《探究绿色食品》这一活动主题,可以这样给雪出示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探究绿色食品的奥秘

搜集途径及方法

调查访问

预计成果呈现形式

什么样的食品才是绿色食品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人员及分工

 

 

 

 

 

估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方法

 

活动感受

 

               

空白处由学生自己来填写,对于学生填写的怎么样,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做到有针对性,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制定方案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要做到及时指导与引导。教材中适合设计活动方案的有:《研究陀螺的秘密》《研究自行车》《学做小导游》《追寻名人足迹》

到了六年级就可以完全放手让他自己去制定,只要明白了确定的主题是什么,就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方案的有效制定。可以是表格,可以是文字。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的有:《花与文化》《地名有学问》《组织班级联欢会》《汽车货箱的研究》

二、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

1    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在制定方案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线条太粗,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对细节的考虑。如:学生在制定采访活动的方案中往往会忽略采访前与对象的联络,外出活动路线设计,采访记录的方法等,如果这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当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时,可能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活动方案制定越具体,对一些细节性问题考虑越周到,实施起来就越方便,碰到的困难也就越少。因此,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仔细考虑方案制定是否具体,如时间的安排,地点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等都要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当然,活动方案不可能一下就制定得十分详细具体,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可以采用逐级制定方案的方法。如有一位老师自己开发了一个主题“保护家乡河”,这一主题活动方案他是这样制定的:     学生自由分组后,聚在一起合作完成小组活动计划。大概十分钟左右,第一个完成计划的小组交上来一份活动方案的初稿:

一级活动方案:保护家乡河

 

我想做的事

调查家乡河的现状

了解家乡河的历史

宣传保护家乡河

 

我准备这样做

1、实地考察,了解污染情况。

2、采访沿河居民

1、访问上年纪的人

2、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1、立警示牌

2、编儿歌

3、画宣传画

4、向有关部门递交建议书

二级活动方案:了解家乡河污染情况

 

活动内容

活动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指导者

练习照像技术

王凯

312——48

家里

王凯爸爸

设计考察表

小组全体成员

42

教室

老师

实地考察

小组全体成员

48

湘江

老师

老师

化验水样

李杰、王嫣妮

48

第二污水处理站

李阿姨

三级活动方案:考察分工

 

负责人

王凯

张杰

李杰、王嫣妮

刘洋、张思远

任务

照像

采访过路人

取水样

观察记录

学生制定这样一个方案,清晰明了,每一环节有相应的活动方案,想的周全,而且活动开展也会很顺利,很得当,这样的分级制定方案可以在六年级让学生学会制定。

2、可行性是方案的灵魂

制定活动方案的目的是让活动开展得更有序,所以可行性是方案的灵魂,什么样的方案具有可行性?

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的方案可行性强。方案的有些细节可能在设计之初不被全体成员认同,在确定前可以讨论,修正;在确定后,即使存在不同意见,也需要按方案实施。

具有可调整空间的方案可行性较强。按方案实施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为在现实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情景千变万化,指导学生处理好方案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学会根据实际情境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

条理清晰,安排具体的方案可行性强。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决定了活动的方向及进程,如果方案中对活动步骤及过程缺少必要设计,没有时间的安排及分工的考虑,就很难在具体活动中起到“导航”的作用。

对活动中困难有充分预期的方案可行较强。对活动中困难的预期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的重难点,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对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也可有效地防止学生在活动中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

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还会出现一些其它的问题,学生在这个阶段出错是十分正常的,学生是在错误中长大的,错误是一种履历性、情景性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指导的目的不在于告知学生正确的方法,教师的指导更注重引导其进行过程中的反思。有一位老师也讲了《绿色食品的奥秘》时,有的学生制定了这样的方案:  

《探究绿色食品》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探究绿色食品

活动目标

获取什么是绿色食品

活动时间

2008221

活动地点

菜市场,超市

小组成员

吴阳(组长) 王舜 周晓哲  刘丹  张凯王昊  张蕊

活动内容

1、到超市去询问;

2、到菜市场采访有关人员;

3、到绿色食品基地走访。

看到这份计划,我发现,他们的计划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之处:活动目标单一,缺乏情感目标;活动内容过多,难以落实。

之后,我和这位老师私下交换意见:

⑴活动目标只有“获取什么是绿色食品”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目标呢?例如:你们怎么向不认识的人询问你们的内容?

⑵活动内容这么多,你们讨论了它的可行性没有?你们之间具体是怎么分工的?如果不分工,能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吗?

被我这么一问,老师觉得很有道理,在另一个班他又调整了指导策略,

这一次,他们交上来的计划大不一样了:

 

活动主题

探究绿色食品

活动目标

1、什么样的食品才是绿色食品;

2、学会与陌生人交谈,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能够互相帮助;

4 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走入社会的辛苦和乐趣。

活动时间

2008221

活动地点

超市 大棚

小组成员

吴松阳(组长) 王舜  周晓哲  刘丹  靳凯

王昊  张蕊

活动内容

1221上午800吴松阳(组长) 王舜去超市食品部进行对比,参照,确认辨别绿色食品的标志

2、周晓哲、刘丹到大棚与菜农进行咨询

3、王昊、张蕊到菜市场对两种菜进行识别与对照。

 活动成果预计

能够辨认绿色食品,明白绿色食品的好处,宣传绿色食品

    学生的第二份计划不仅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而且增加了一项“活动成果预计”。由此可见,在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这一环节,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活动类型的不同,主题活动方案的要素会有所不同。主题活动方案既可采用文本式,也可采用表格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不同阶段的指导、不同对象的指导、不同方法的指导都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但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由于小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随意性大,这就要求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帮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设计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使学生顺利开展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说,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关系到学生活动的实效性。要求指导教师做到“切实可行”。“切实”指课题组的调查要有地方可去,有具体详实的数据、材料、事例可取。“可行”是指:在人力上,研究小组成员的兴趣、知识、能力、水平和特长要互补,形成合力;在手段上,要有可提供的设备、实验药品、图片资料、因特网资源和校内外能利用的实验设施、研究场所具备研究的基本条件;在时间上,根据学校综实活动的课时,安排足够时间,以利于课题研究的实施。

三、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1、目标定位不准确

对于刚刚接触到本门学科的孩子来说,可以先以微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入手,着重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每一次活动要实现的目标不宜过多,一次活动达到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否则无论是从方案的设计还是活动的组织上,都加大了难度。

2、分工不详细、不明确

    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每一个孩子都参加,而不只是少数学生的舞台。在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综合发展,因此,在活动方案的设计中,要将每位成员的分工都明确并交老师审定。如果遇到分工不均、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地协调。

3、找不到合适的展示形式

孩子们总是非常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同学们看,共享收获的成果。但由于年龄小,许多孩子设想的展示形式比较单一,不够立体,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相互出出主意,也可以将自己的建设与意见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共同正确预设展示的形式,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学习过程,指导教师工作的有效性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指导教师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当学生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时,教师能给予方向指引;当学生出现计划不周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指出;当学生处于困惑不解时,教师能给予点拨解惑;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时,教师能给予有力帮助;当学生处于信心不足而情绪波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鼓励和疏导;当学生取得成果或进步时,教师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我认为在引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在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要为学生留出一部分内容,让他们自己设计内容并填写或者请学生自己设计属于他们自己小组的计划表格。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同时也决定了计划不如变化快这一道理。因此,表格中还应有机动修改的部分,以使学生能根据活动随时修订自己的计划。

2、计划表格的设定应该体现时效性,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任务的落实。作为老师,都很忙碌,忙学生的成绩,忙学生的品德,而往往忽略了当初制定的方案的落实,常常是方案制定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就好像例行公事,应付检查。以至于学生做不做都一个样,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减退。因此,在制定方案的时候,要制定评价措施,并对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同学,有所体现。作为教师,也不能做个虎头蛇尾的教师,兴趣盎然的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对于接下来的实施阶段,教师不闻不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荡然无存,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我建议老师们,脱离教材,一个学期就搞两到三次的大主题活动,从准备到实施到最后的成果展示与评价,形成具有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指导,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也一定能实现其功能和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