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P59—60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设疑:围棋还有新玩法,想学吗?出示一幅磁性围棋子,老师板演摆法:
猜一猜,接下来该怎样摆?
(2)学生猜测。基础好的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样猜测的理由。
(3)揭示课题。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也是很有规律的,里面还含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场景图,谈话:国庆节的时候,小明到红梅公园去玩了。公园里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一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提问:观察一下这些物体的排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倾听其他组员的发现)
(3)全班交流。让学生上台指着图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谈话:我们来看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猜猜看。
2、学生猜测。
3、提问: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是在小组中交流。
4、交流验证方法。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 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 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2) 列举的策略
左起1、3、5……盆(单数或奇数)是蓝花,第2、4、6……(双数或偶数)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5÷2=7(组)……1(盆)
②结合算式提问: 这里的“2”是什么意思?
可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盆花图解释,也可以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③再次提问:余下的1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所以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④小结:我们可以把2盆花看作一组,正好有这样的7组,还余1盆。根据余数判断出这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第1盆花的颜色相同。
三、独立尝试,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一)解决彩灯问题
1、谈话:刚才同学们用画图、计算两种方法解决了盆花的问题,(出示彩灯图)照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1)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并找出比较简单的方法。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余下的2个是 第几组的第几个?
(3)结合图小结:我们可以把3个彩灯看作一组,有这样的5组还余2个。余下的2个正好是下一组的第2个,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第2个彩灯的颜色相同。
4、解决没有余数的问题
(1) 提问:第18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 提问:没有余数说明什么?在讨论(这里是否要小组交流)中让学生明晰:第24个彩灯是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它的颜色应该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颜色相同。
(2) 小结:如果计算出来没有余数,这个灯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5、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 提问:第76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辅导差生。这时学生都自觉采用列式计算来解决这一问题。
(2)提问: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为什么不画图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晰:当数目比较大时,我们可以列式计算来解决这类问题。然后看余数。余数是1,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第1个彩灯的颜色相同。余数是2,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第2个彩灯的颜色相同。
(二)解决彩旗问题
1、从左边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生板演。
3、老师出题: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再次强调根据余数的情况来准确判断。
4、谈话:刚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彩旗的问题。你觉得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
5、概括注意点:看清规律后再列式计算。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1)谈话:瞧,小美同学正在学编手链呢。她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你能帮她算一算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吗?第24颗呢?
(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3) 集体校对。指名说说解法。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1)谈话: 你能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吗?
(2)学生尝试解答完后,可以让同桌挑选一题说说各自的画法。
(3)组织比较:观察一下这三小题中图形排列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3、完成练习十第二题。
(1)谈话: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用十二种动物(也就是十二生肖)来表示人们不同的出生年份。瞧,十二生肖的剪纸栩栩如生,多精致呀。生肖馆里还有一道竞猜题,你们有兴趣解答吗?(出示题目: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想法。指名说说各自的想法。
(3)概括方法:每过12年,就有一个属相和你一样。因此只要把你的岁数+12或者减12
(4)拓展练习:有一位老师今年26岁,属猴。她的女儿也属猴,猜猜看她的女儿应该是几岁?
、五、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排列中的一些规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组织欣赏,提升认识。
谈话:大自然中许多现象也蕴含着这种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汐,春夏秋冬……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