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程序:
一、教学例1
1、师:同学们,西安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大雁栽塔和小雁塔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座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
2、师: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
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板书)
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小雁塔的高度×2 =大雁塔的高度+22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找最容易想到的等量关系。这里,我们就可以抓住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 = 大雁塔的高度。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大雁塔高64米是已知的,而小雁塔高多少米是要求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板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师:我们在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呢?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5、师: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解:设小雁塔高x米。
2x-22=64
可以先将2x看作一个整体,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22,
(课件出示)2x-22+22=64+22
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课件出示) 2x=86
x=43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6、检验请看屏幕,这个方程可以这样检验。(课件出示)
把x=43代入原方程
左边=2×43-22=64
左边=右边
方程检验正确之后,我们要写出答句。 (课件出示) 答:小雁塔高43米。
7、例1还可以列这样一些方程,请看屏幕(课件出示)
解:设小雁塔高x米。 解:设小雁塔高x米。
2x=64+22 2x-64=22
2x=86 2x=86
x=43 x=43
答:小雁塔高43米。 答:小雁塔高43米。
师:根据等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 =大雁塔的高度+22”,可以列出左边的方程2x=64+22;根据等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可以列出右边的方程2x-64=22。
不过,在上面这些解答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我们思考起来相对容易想到。
8、我们通过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来解答。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课件出示)注意:
①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
②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
③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
三“练一练”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练一练”这道题。
1、练一练a
(课件出示)杭州湾大桥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大约36千米,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多0.8千米。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请同学们默读题目,独立解答。想一想:练一练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一练b
这道题,可以列出下面这两种方程来解答。(课件出示)
A B
解:设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x千米。 解:设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x千米。 16x+0.8=36 16x=36-0.8
16x+0.8-0.8=36-0.8 16x=35.2
16x=35.2 x=2.2
x=2.2 答: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2.2千米。
答: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2.2千米。
3、小结: 咱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练一练”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与例1相近,都是“比一个未知量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求未知量。我们可以设未知量为x,根据条件中的相等关系,列两步计算的方程解答。
4、练习十六第1题。
5、练习十六第3题。
四、全课小结
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