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5-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滢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教材图片)导语:同学们,一看到这张图片,你心里有什么疑惑?
(预设: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打扮成这个样子?他为什么高高地举着火?)
2.这个人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他叫“普罗米修斯”。(边说边板书普罗米修斯,学生跟着书空写其中的生字,读两遍字音,区别,提醒上部的点、撇不能漏掉。把人名连起来读两遍,读流利。)
3.普罗米修斯生活在人类最远古的时代,所以是这样的打扮,而他手里的火是他“偷”来的。“偷”有一个意思相同的字是“盗”。(课件出示生字,分析字形:上面一个,下面一个,由于是上下结构,所以两部分要写得扁一点。然后老师板书盗火,学生书空跟写字。)
4.齐读课题“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师设疑:“盗”就是“偷”,平常我们也常说“盗窃”“偷盗”,那么“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定是一个“坏神”,你们认为老师说得对吗?你们读了课题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5.过渡:大家都能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开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以字为切入口,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强烈的阅读愿望,这就是磁石,吸引着学生自觉进入读书的境地。
二、初读课文,识字释疑
1.提出读书要求:第一遍,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2.学生按照要求读两遍课文。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是否读准音。重点指导读音:“迈”不要读成wàn;“惩”是后鼻音。
(2)重点指导写字:“普”和“盗”是上下结构,两部分要写得稍宽和扁一点;“偷”右部里面的一小横不要漏掉;“罚”的最后一笔是竖钩,不要写成竖;“获”下部右面是“犬”,不是“大”。
(3)用“普”“盗”“获”分别组2~3个词语。
4.课件出示难读的人名、地名和长句子,指导朗读。
5.同桌合作,相互检查读课文能否做到正确、流利。
6.通过多遍的朗读,刚才看了课题后的疑惑哪些已经解开了?请读出帮助你解答疑问的段落。
(根据回答,请学生朗读相应的段落,教师同时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读好课文,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一种手段。设计四次要求层层推进的读书,不但落实了字词教学的要求,而且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读书习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关注写法,丰满人物形象
1.指名读第5、6两个自然段,思考:第一课时大家觉得“受罚”的内容能够使故事情节紧张、好看。那么它是不是仅仅是这个作用呢?它在表现普罗米修斯的特点上又有什么作用呢?
(1)学生听读,思考。
(2)交流自己的看法。(用宙斯的残暴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勇敢。)
2.默读,思考并做批注: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
3.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当他得知……惩罚他。)理解“大发雷霆”的意思,感知宙斯的凶狠。
(2)理解为什么用“决定”,而不用“决心”,感知宙斯的独断专行。
(3)抓住“狠狠”,深入感受宙斯的残暴无情、心狠手辣。
宙斯是如何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抓住沉重的铁链”“悬崖绝壁”“烈日暴雨的折磨体会惩罚很残酷。根据烈日暴雨的折磨想象惩罚场面,句式练习烈日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暴雨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狂风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理解宙斯的不解恨,体会鹫鹰啄食肝脏这一惩罚的惨烈,进一步感受宙斯的凶残。)
探讨:课文为什么要在“惩罚”前面加“狠狠”两个字?(感受这一词语背后体现的宙斯的残暴,认识这个普普通通的词语表达的丰富的内涵。作者就是要用这样的文字,用宙斯的凶残来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为了人类的幸福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
4.说说能够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词语。(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无怨无悔、勇敢、顽强等。)
5.齐读第四部分,引导从“不远万里”前来搭救的“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身上感受普罗米修斯精神之感人,明白作者正面烘托的写法;从“终于”一词体会人们见到普罗米修斯被救后的喜悦之情,感受人们对普罗米修斯的热爱,同样衬托了普罗米修斯精神的伟大和形象的崇高。
设计意图:学习神话故事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故事写了什么情节,而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知道怎样写的,使得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复述拓展,升华情感体验 
1.出示复述提纲,“没有火种——盗取天火——受到惩罚——顽强斗争——重获自由”,要求按顺序复述,尽量多地使用文本语言,同时穿插自己的想象、描述。 
2.推荐课外阅读《古希腊神话精选》,准备开一个希腊神话故事交流会。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是课后练习的要求,要求尽可能多地使用文本语言,是为了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插入自己的想象,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升华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同时,也是让学生的复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激发复述的热情。 
 
让英雄永驻学生心间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他同众神之王宙斯及其对人类的统治霸权发起挑战。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英雄赫剌克勒斯所救。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学习复述故事。
2、词句解析。
1)对重点句子的把握。
a、宙斯的凶残表现(大发雷霆等);b、普罗米修斯受到的惩罚。
(通过相关词句的研读,体会宙斯的无情、凶残、没有人性;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勇敢、无私、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比较人类没火前的生活和有火后的生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壮举的深刻意义。
(2)对词语的理解。
小心翼翼:写出普罗米修斯对“偷”到的火的珍惜和重视。
大发雷霆:课文里主要讲宙斯十分恼怒。(可引导学生想象宙斯当时情景来理解这个词)
惩罚:严厉地处罚。教学中要结合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的那些残忍的处罚手段指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写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焰、驱赶、惩罚、造福、违抗、啄食、肝脏、驱寒问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神话,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人间为什么没有火有所了解。上课伊始,可以中国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女娲补天》这两个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读课文上来。(故事入手,激发阅读兴趣)
2、强化朗读,培养语感。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再现、读中升华,读统领全课。)
3、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读书的能力,可围绕“普罗米修斯、宙斯”是怎样的神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透过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以此来认识人物的不同特点。(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4、通过填补课文空白(如引导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时,他心里会怎样想等),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语文课一定要关注学生言语的发展,没有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此处语言的运用不但让学生得到了言语的运用和积累,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5、可以通过三神(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剌克勒斯)的比较,引导学生对正义的崇敬和向往,建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资料袋中提到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课堂上可拓展读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
四、相关链接
普罗米修斯造人传说,普罗米修斯用泥捏成了人。雅典娜化作一只蝴蝶将生命吹进了人体,普罗米修斯仿造音神,又使人类发出声来。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万神之首宙斯与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赫拉克勒斯。它引起了宙斯的另一个妻子──有万神之母之称的赫拉的嫉妒和报复。
小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嫉妒和报复中坚强地长大了,而且长得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力大无比,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赢得了“大力神”的美称。但是,仁慈的母亲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还是提心吊胆,唯恐狠心的赫拉再次对她的儿子下毒手。因为,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在赫拉克勒斯还是婴儿的时候所施的毒手还心有余悸。事情是这样的,在赫拉克勒斯出生不久的一天,狠心的赫拉趁无人在旁的时候,将两条毒蛇偷偷地放进了正在摇篮里熟睡的赫拉克勒斯身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毒蛇咬死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待赫拉克勒斯从梦中醒来,看到毒蛇正向他张开利剑似的牙齿,带着毒液的舌头就要伸过来,吓得大哭了起来,他急忙伸出两只小手一下就把毒蛇握在手里。当父母赶到时,毒蛇已经死了。
赫拉克勒斯长大成人后,母亲决定让他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以躲避狠心的赫拉报复和让赫拉克勒斯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临行前,她还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须完成12件别人无法做到的大事。用以锤炼赫拉克勒斯的意志,增长他的见识。
赫拉克勒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亲人,带着亲人的嘱咐,踏上了艰难的征程。赫拉克勒斯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心地善良、正直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离家后,他路过高加索山时,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凭着他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搭救了为人类盗火而被宙斯悬吊在悬崖绝壁的普罗米修斯;在崇山峻岭中,他与凶猛的狮子搏斗,终于捕杀了残害人类的猛狮,为民除掉大害。他的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
在路过伊利斯城邦时,他看到国王颁布的榜文,榜文讲,谁如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牛棚打扫干净,就能得到国王牛群的十分之一的奖赏。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这定是一宗不会亏本的买卖,其实,国王的牛棚由于长年未修而破烂不堪,里面虽然饲养了3 000头牛,但是不知何故,每头牛都骨瘦如柴,连一头肥壮的牛都很难见着。而且,因为长年没有打扫,牛粪堆积如山,又臭又脏,一个人别说用一天时间,就是用三天时间也根本不可能清理干净。更何况,国王乃一国之主,万一谁要真打扫干净了,又怎保国王不会出尔反尔。明摆着,国王就是想让那些傻瓜给他白干活。赫拉克勒斯打听到这些情况后,决定戏弄一下这位贪婪的国王。
他撕下榜文,晋见了国王,国王看到这个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年轻人,断定赫拉克勒斯就是贪图厚赏而来。国王不作多想,也没有认真打听这位年轻人的来历。
为了防止国王赖账,赫拉克勒斯与国王谈妥后,找来证人,写下契约,言明双方事后都不得反悔。
其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早就有了打扫牛棚的锦囊妙计。他把牛棚的隔板拆掉,在牛棚旁边挖了一条沟,引来河水,没半天工夫就把牛棚洗得干干净净。他重新装上了隔板,牛棚焕然一新。可是国王赖账了,他不仅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反而一口咬定他从没说过要给这么多赏赐。“大力神”一怒之下赶走了国王。长期受到国王欺压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也是他离家后干的第12件别人无法完成的伟业。赫拉克勒斯为了庆祝赶走国王,也为了庆祝自己历尽艰难险阻取得的胜利,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始终保持对文本语言的一种高度敏感的警觉,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甚至它的每一个标点都抱着一种黛玉进贾府的敏感和警觉。”怀着这样的一种敏感和警觉,一遍遍的读,课文逐渐浓缩成一个关键词和两幅画面。
一个关键词。课文中“惩罚”一词可谓关键。寥寥二字,蕴涵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1.体现线索脉络:“惩罚”是贯穿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因为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所以众神要给他严厉的惩罚;因为普罗米修斯坚定的认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所以他拒绝宽恕,甘愿接受惩罚;大力神因为看到普罗米修斯接受惩罚的痛苦而愤愤不平,所以救下了普罗米修斯。
  2.彰显人物精神:“惩罚”也是故事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有着深刻怜悯感的普罗米修斯,他不会用自己一时的幸福而换取民众的苦难,他甘愿接受惩罚的勇气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他的不屈灵魂和高贵的人格;气急败坏的宙斯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来惩罚普罗米修斯,其丑恶的嘴脸也暴露无疑;大力神的英勇相救则让我们体会到其好抱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气概。
   3.聚焦“惩罚”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提纲挈领的捕捉人物的灵魂,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两幅画面。抓住“惩罚”一词,在语言文字的寻觅对话中,课文中两幅悲壮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1.“锁”之悲。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的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铁索不仅锁住了他的身体,更锁住了那宝贵的自由呀。在烈日炎炎、暴雨如注、大雪纷飞、电闪雷鸣的时刻,都被锁在悬崖之上,普罗米修斯遭受着怎样的痛苦呀?一个“锁”字抒写着普罗米修斯那不屈的英雄气概,吟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
2.“啄”之痛。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秃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晚上,肝脏又重新长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遭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这其实是一种比肉体摧残更可拍的精神折磨。一个“啄”字镌刻着普罗米修斯光辉的形象,也铺就着对英雄为民造福的礼赞。
3.一个“锁”,一个“啄”字是整个语段的向心力,整个语段的支撑点,两个字凝聚这两个语段的全部精神内涵,紧紧围绕者两个字,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提供画面,体验情境,便能立体丰满的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遭受到的巨大痛苦,从而升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最后再来理解“惩罚”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已完全把词语搁置在语境当中,让它浸润在语境的流水 里面,学生自然而言的掌握这个词语的内涵和精神,而非字面意思。(施燕红)
 
 
 
 
 
 
 
 
 
 
 
 
 
 
 
 
 
 
神画·神话·人话   ――我读《普罗米修斯盗火》
对于古希腊神话,有一则资料是这样说的: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有爱憎、七情六欲,有时同凡人谈情说爱,而非高高在上的偶像,因而更象“人话”。细读文本,如何由“神话”走进“人话”,呢?我想,可分三部走: 
一、 读出神话中“神画”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初读文本,不难读出,故事正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蒙太奇似的再现了普氏盗火这一事件的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一边细读,一边细想,那课文中一段段文字竟幻化成一副副的神秘而奇异的“神画”。
画面一:人间无火。“传说”一词为本文贴了无从考证的标签,也很符合神话体裁的表述要求。“没有……只好……没有……就只好……”的句式外加段末的省略号,集中再现了人间无火的困苦状,故事因此而发展。
画面二:普氏盗火。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中,高大威猛的普罗米修斯――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走进了我的视野。因为神,所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躲、当……的时候……、悄悄、偷取……来到……”则再现了盗火的全过程。一个无求于人类的神,竟为与己无关的人类而盗取天火,做起事来,也让人觉得“神”不可测。
画面三:因火受罚。就文题,应该在画面二就可结束了。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天有天条。神人本不同界,神人本就应该老死都不相往来,神的眼中,人类应该是卑微而低贱的,为人类谋事是不值得也不允许的。宙斯、无名天神、鹫鹰也就粉墨登场了。刑具――沉重的铁链摆上了;受刑地点――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钦定好了;刑法――烈日暴雨外加鹫鹰啄食肝脏每日不断;受刑结果――奇迹,没有任何影响。无论是受罚的过程还是结果,莫不让人觉得“神”乎其“神”。
画面四:普氏获救。杀不死,磨不死,却不屈服,这可怎么办?什么事情也终得有个了结呀。当然,神的事情还和神的方法去解决:万里之外的大英雄出现了, “不远万里”足见赫赫拉克勒斯感动之深,救人决心之大。不费吹灰之力(张弓搭箭)解决了不可一世的鹫鹰,普氏终获得了自由,赫拉克勒斯可谓“神”功盖“神”。
这四幅画连在一起,成了什么呢?普氏盗火的神话!
二、想象神话中的“神话”。
《普罗米修斯盗火》故事发展跌宕起伏,可谓惊心动魄;场景多变,神界与人间多次时空交错;多而复杂的了际关系:如君臣关系、同僚关系、朋友关系、人神关系。在读文时,你会发现:跌宕的故事、多变的场景、复杂的关系将人物的性格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令人惊叹的是这大到宙斯,小到人间百姓,竟无一人说话!这人神集体“失音”的背后到底还有多少“神话”呢?“神话”的内容又会是什么呢?循文细读,一个一个的可以生发的“话点”出现在我的眼前:人间无火时人们可能存在的牢骚与祈盼;普罗米修时看见人类无火时的焦虑神态与是否盗火的矛盾心理;盗火成功后的喜悦与百姓的欢欣鼓舞;宙斯的大发雷霆的语言与普罗米修斯无所畏惧心理;重获自由的英雄惜英雄……一时间,脑海中竟出现了这么多可用的点,如何去用,我的学生喜欢吗?品悟再三,总觉得“一画一话”地组织着课堂,整个一连接不畅的蒙太奇感觉。这样,绝对服务于考查,肯定有意义,但对于学生来说,干巴巴的套话,枯燥乏味语言,浓浓的思品味取代了语文课堂上该有的语文味儿。这为套话而存在的语文课堂还会有意思吗?
再读读,再想想。读着读着“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一句映入了我的眼帘,对于这句话,最初的感觉是与宙斯的残暴专制联系在一起的。天火被盗,触犯神规,理应受罚,可去掉“当……便……”意思也很明了,而有了“当……便……”句子本身似乎还暗藏着新的信息:这前者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后者是没有任何思虑而作出的决策,这样不符合神界王者宙斯的身份与处事作风呀!为什么是普罗米修斯“便……狠狠惩罚他”呢?宙斯有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之嫌呀!
一则资料让我恍然大悟:提坦神克罗诺斯之子普罗米修斯因无法忍受其父的专制暴戾向其挑战,令神界大乱,以克罗诺斯和宙斯为主的两方神力相对强大,而普罗米修斯的立场将直接决定着这场神战的结局。出人意料的是作为提坦神的普罗米修斯竟选择了父亲的对头宙斯,并成就了宙斯在神界的霸业。由此可见,宙斯与普罗米修斯关系非同寻常,普应该是宙斯的宠臣!前文中“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这一普罗米修斯看见人类无火时的焦虑神态与是否盗火的矛盾心理这一话点就有了情感的基础:知道人类的疾苦决非一朝,天火之难盗也决非不知道,更重要的是这“决心”难下在普罗米修斯与宙斯这特殊的关系之上。学生不会有无火之苦的体验,也不会有某物难盗之心路历程,而对背叛是有情感认知的。在这基础上去说话,会没有意思吗?宠臣犯戒,当是明知故犯,加之宙斯加冕的特殊性,不严惩何以服众?我认为既有有法必依、执法必业的一面,也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一面,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杀鸡儆猴吧!这样“宙斯的大发雷霆的语言与普罗米修斯无所畏惧心理”就有了可信的情感基础,此时引导学生说起来,读起来,师生共同“补白”的文本内容,语文味儿会更浓!
三、感悟神话中的“人话”。弄清了写什么,也知道了表达了什么,似乎可以结束了。联系文前的一段话,又不由得让人深思:本文所要表达的“人话”就是要我们学习那具有神力而又让人遥不可及的英雄们的英勇、机智、敢于牺牲与不怕强权?知道当权者的专制暴戾凶狠?其实每次读完文本,我都有一个疑问:赫拉克勒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救普罗米修斯?是普罗米修斯的神勇?当然不是,赫拉克勒斯可是一招就箭杀鹫鹰的!是什么原因让大发雷霆的宙斯最后不顾自己的尊严让普罗米修斯重获自由呢?难道是宙斯无法与赫拉克勒斯抗衡?显然不是!宙斯这前后极为反常的举止似乎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前者答案很简单,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而心甘情愿受罚的英雄壮举。”可作为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做这不忠、不敬、不义之事呢?至此答案很简单――普罗米修斯勇敢而极富同情心。“勇敢”他的壮举就是最好的证明。什么是同情?字面解释为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叫同情!普罗米修斯为百姓因无火而生活困苦而感到不安、难过、痛心……我以为,为了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心甘情愿地抛弃一切,这不叫同情,这叫爱!这是一种大爱,神与人之间的大爱!这种爱会感染人,他感染了赫拉克勒斯――使他不远万里来救普罗米修斯!也感染了宙斯――让普罗米修斯重新获得了自由!更感染了我们每一个读者,让我们记住了这样一位勇敢、机智而有爱心的神――普罗米修斯。爱创造了奇迹!
大爱无界!《普罗米修斯盗火》应该是一则有关爱的神话!
四、在此基础上,初拟课堂脉络:
1、初读,读懂画面。明白人物关系。2、再读,引导学生在读悟交流中明白人物精神。3、质疑、反溯,明白“大爱无界”!认识到《普罗米修斯盗火》应该是一则有关“爱”的神话!
 
 
《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实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文章写作顺序复述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
3、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人类造福的伟大形象。
4、抓住教材空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关火的一个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普罗米修斯盗火》
师:还记得上节课围绕课题提出的三个问题吗?
生:,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怎么盗火?盗火的结果怎样?
师: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
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你想先学习哪部分?
二、民主导学
生:普罗米修斯是怎么盗火的?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讲盗火?
生:第三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读第三自然段,把最能体现“盗”的词语划出来,感受盗的过程。
生:躲在 悄悄地 插进 偷取,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是在盗火。
师:请你把这些词放回到句子中,读一读,注意声音低点,别被太阳神发现了。
师:从这些词背后,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从躲在、悄悄地,我能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十分机敏。
生:从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我能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十分勇敢。
师:为什么?
生:你想,太阳那么热,温度那么高,不小心就会被烫伤,所以说他十分勇敢。
师:瞧,这位同学真会学习,他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把词语理解的这么到位,真了不起。
师:学到这里,你有问题产生吗?
生:他为什么用茴香树的枝条,不用其他的枝条呢?
师:学习就应该这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问。有谁知道吗?
生:茴香枝易燃。
生:我知道故事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含义,但不知道茴香枝有什么含义。
师:这位同学学习非常用心,而且不懂就问,非常好。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这里的茴香枝就和夸父手中的手杖一样,象征光明,勇敢和幸福。他为人类盗取天火,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所以用茴香枝取火。
师:带着对他的敬佩,请大家再读这一部分。
师:读到这里,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生: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师:从“决心”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盗火并不容易,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生:要有一定的勇气,如果被发现,就可能受到天神的惩罚。
师:是啊,尽管困难重重,但为了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他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再读这句话体会。
师:人类无火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读第一自然段。
生:非常困苦。
师:非常困苦是什么意思?
生:十分困难,艰苦。
师:困苦到什么程度?
生: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请你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文中还用了“……”,起什么作用?
生:省略作用。说明人类无火的痛苦还有很多。
师:请你用“没有……只好……”再补充完整。
生:没有火取暖,只好躲在冰冷的山洞里;没有火打造工具,只好被凶猛的野兽袭击……
师:是啊,没有火的日子是痛苦的,所以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师:当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读第四自然段。
生: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师:也就是说,有了火,人类就告别了        ,迎来了          。
生:有了火,人类就告别了寒冷,迎来了温暖的日子;
生:有了火,人类就告别了黑暗的日子,迎来了光明的日子;
生:有了火,人类就告别了生吃食物的日子,迎来了吃熟食的日子;
师:你知道吃熟食意味着什么?
生:我知道人类吃熟食,牙齿发生了变化。
生:人体的器官也发生了变化。
师:是啊,火的发明使人类告别了野蛮,迎来了文明,所以说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评价:此处的说话训练,既是对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是引导学生对“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抽象性语言更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火带给人类的巨大变化。)
师:是啊,火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心情怎样?
又会有什么表现?
(课件出示: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
生: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举着火把狂欢。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
生: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有的用火烧烤食物;有的用火打造工具;还有的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看着人间富有生气的袅袅炊烟,难道你不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吗?
生:谢谢你,普罗米修斯,你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火种,使我们摆脱了寒冷与黑暗。
生:普罗米修斯,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火种,我们再也不用吃生的食物了。
生:谢谢你,普罗米修斯,我们晚上再也不用害拍猛兽的袭击了。
(评价:此处对普罗米修斯说,更多的是激发学生对他为民造福行动的感谢与赞美,进而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充满感激之情。)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正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被谁发现了?
生:宙斯。
师:他怎么做的?读第五自然段。
生:立刻追查、大发雷霆、决定、狠狠惩罚他
师:做一个“决定”对于宙斯来说,容易吗?
生:太容易了。
师:是啊,对于主宰宇宙的主神来说,做一个决断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那宙斯是怎样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呢?请你用心读第六自然段,你就会发现文中有两个“字”最能体现宙斯惩罚的残酷,开始。
(评价: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把一段话读成两个字,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也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作者情感的一种方法。)
生:“锁”和“啄”。
师:用什么锁?锁在哪里?
生: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啊。烈日炎炎,我们可以打伞,可以躲在房间里,可以躲在树荫下,而他,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       。
生:烈日炎炎,他既不能躲,也不能藏,只能忍受烈日的炙烤。
师:因为他被“锁”住了。
生:寒冬腊月,他既不能穿衣,也不能烤火,只能忍受寒冷的袭击,因为他被“锁”住了。
生:漫漫长夜,他既不能躺着,也不能睡觉,只能忍受巨大的痛苦,因为他被“锁”住了
师:是啊,就这样他饱受着烈日暴雨的折磨。尽管如此,宙斯还觉得不解恨……
生:他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
师:假如你的手破了,有什么感觉?
生:疼。
师:假如不小心摔倒了,擦破一大块皮,有什么感觉?
生:痛。
师:而现在,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什么感觉?
生:太痛苦了。
师:“鹫鹰每天啄食肝脏” 普罗米修斯一定是血肉模糊、疼痛难忍。你想说什么?
生:宙斯太残忍了。
生:宙斯太狠毒了。
师:可是   
生:“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
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他的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
生:因为他富有同情心;
生:我们说好人有好报。老天舍不得让他死。
师:是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他的举动感动了神,在希腊的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不死的神。“奇迹”的背后,普罗米修斯遭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这其实是一种比肉体摧残更可怕的精神上的折磨。
师:一个“锁”字,镌刻着普罗米修斯光辉的形象,一个“啄”字,谱写着英雄为民造福的赞歌。带着这份悲壮,读本段。
(评价:引导学生具体体会“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联系生活感受被鹫鹰啄食肝脏是多么巨大的痛苦,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 “锁”之悲,“啄”之痛,从而增强对他普罗米修斯的敬佩。)
师:烈日的炙烤、暴雨的抽打、恶鹰的啄食,这样的痛苦一天、一年、十年,几十年,几百年……普罗米修斯后悔了吗?屈服了吗?是什么力量使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生:“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师:“情愿”是什么意思?
生:为了人类能够彻底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甘愿受罚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又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什么?
生:普罗米修斯,你真伟大,为了人类,你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生:普罗米修斯,你真伟大,为了人类,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
(评价:此处的“再对普罗米修斯说”,目的是让学生心中再多一种情感,那就是面对严酷惩罚而毫无畏惧的大无畏精神的敬佩,对普罗米修斯伟大人格的感动,让这样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师:文章题目是《普罗米修斯盗火》,学到这里,你认为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贼”吗?
生:不,普罗米修斯,你是我们人类的大英雄!
师:是啊,为个人利益去偷,是不光彩的行为,但为了人类免遭痛苦,冒着生命危险去盗火,甘愿忍受宙斯的惩罚,这种行为是一种壮举,他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师:如果说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使我们心存感激,那么他面对宙斯的惩罚不屈服不动摇的英雄壮举使我们感动。其实,受感动的不仅是我们,还有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生读:不知过了多少年,读至文章结束。
师:最后,普罗米修斯终于获救了。
师:同学们,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火种,更是精神上的火种。所以这个神话传说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怀着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感动、崇拜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师:让我们记住这位勇敢的神——(生读)普罗米修斯!
让我们记住这位不屈不挠的神——(生读)普罗米修斯!
让我们记住这位大英雄——(生读)普罗米修斯!
师:这是一个希腊神话故事,是根据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创造出来的。
师:文章开头用了一个词“传说”,你怎么理解?
生:并不是真的。是长期流传在老百姓口头的故事
师:还记得上课之前做的游戏吗?自然界的火到底是怎么来的,建议大家课后看看《燧人氏钻木取火》,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评价: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今天的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从而立志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检测导结
1、文章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事情发展顺序进行了记叙,同桌按照这个顺序互相复述故事。
2、用一句话表达你对普罗米修斯的赞美。
3、想象人们在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写下来。
 
三、关注写法,丰满人物形象
1.指名读第5、6两个自然段,思考:第一课时大家觉得“受罚”的内容能够使故事情节紧张、好看。那么它是不是仅仅是这个作用呢?它在表现普罗米修斯的特点上又有什么作用呢?
(1)学生听读,思考。
(2)交流自己的看法。(用宙斯的残暴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勇敢。)
2.默读,思考并做批注: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
3.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当他得知……惩罚他。)理解“大发雷霆”的意思,感知宙斯的凶狠。
(2)理解为什么用“决定”,而不用“决心”,感知宙斯的独断专行。
(3)抓住“狠狠”,深入感受宙斯的残暴无情、心狠手辣。
宙斯是如何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抓住沉重的铁链”“悬崖绝壁”“烈日暴雨的折磨体会惩罚很残酷。根据烈日暴雨的折磨想象惩罚场面,句式练习烈日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暴雨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狂风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理解宙斯的不解恨,体会鹫鹰啄食肝脏这一惩罚的惨烈,进一步感受宙斯的凶残。)
探讨:课文为什么要在“惩罚”前面加“狠狠”两个字?(感受这一词语背后体现的宙斯的残暴,认识这个普普通通的词语表达的丰富的内涵。作者就是要用这样的文字,用宙斯的凶残来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为了人类的幸福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
4.说说能够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词语。(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无怨无悔、勇敢、顽强等。)
5.齐读第四部分,引导从“不远万里”前来搭救的“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身上感受普罗米修斯精神之感人,明白作者正面烘托的写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