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濮群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横林实验小学    濮群
一、谈话导入:
1、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你会背他的诗吗?
2唐朝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也是多如繁星,孟浩然也是唐朝有名的田园诗人,你学过他写的诗吗?
3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吗?(老师课前查了资料,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当时的诗歌全国有名,流传很广,品格高洁,李白非常敬重孟浩然,把他当成是自己的老师和兄长,据考证,李白和孟浩然一生交游相会共四次,两人志趣相投,在一起饮酒作诗,倾心交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曾写下一首诗,第一句就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风流天下闻的意思是孟夫子的才华,高尚的品格,天下有名。他们最后一次相会就是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当时李白心情非常激动,写下了千古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指名读,齐读。(有情、有神、有韵)
但是古诗得韵味还没有完全读出来。
6古人说过:“学贵有疑”。提问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最喜欢爱提问的学生了。读了这首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7师生交流。教师在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
 8想解决这些问题吗?有一个好办法,不用我来讲。用一篇课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黄鹤楼送别》。
9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黄”的第二横要长一些,“鹤”笔画比较多,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些,“送”走之底的捺要写得长一些,要舒展。
10一起来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
二、初读感知(10)
1同学们看,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问号?我们怎么解决?我们通过读书要把这些问号变成句号感叹号或者省略号。
2带着疑问去尽情读书吧!要一句一句读,尽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开始吧!
3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4刚才同学们读书的样子都很专注,读书就应该这样沉下心来投入进去。
5好了,黑板上的这些疑问解决了吗?
6师生交流。刚才有疑问的同学来说说你的答案。
7同学们你们看,通过读书我们发现了问题,通过读书我们又解决了问题,大家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为自己鼓掌!
8下面,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读书水平。开火车,由你向后,请!
9指名读,点评。
10刚才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难读的字,老师想再提醒大家一下。
11课件出示,齐读两遍。
三、再读顺意(12)
1同学们,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课文其实就是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来再读课文,看文中的哪些话变一变就可以解释诗的第一句,哪些话变一变就可以解释诗的第二句,边读边想,把重要的句子画下来。刚才我们是放声读,现在我们可要静下心来默读了,边读边想边画。
2生自由默读,师巡视。
3课件出示古诗,指名交流解释。
4现在,已经基本弄懂诗的意思了,现在再来读读,感觉是不是更有韵味了?谁来读?一起读!
5看自己现在是不是又有进步了?为自己鼓掌!
四、指导写字(10’)
1同学们,读书和写字是学习语文的两个重要方面。这节课我们已经把书读得不错了,下面就来好好地写字吧!
2看这些生字(课件出示),细细地看,静静地想。选一个你最有把握的字,给大家说说它的书写要领。
3生看。
4交流。
5说得不错,老师也想露一手,给大家写两个字。
6教师范写:饯
7学生描红,临写。(描红要注意笔笔到位,临写要先看后写,尽量背临。)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