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五月槐乡特有景致、风情的描绘,表达了爱花更爱人的情感。读此文的感觉如品茶,越读越有味,那浓浓的花与饭的香味,那融融的人与花的趣味,还有那暖暖的主与客的情味都渗透于字里行间,让读者回味无穷。读罢,不禁感叹槐乡五月真是槐香五月,更是令人怀想的五月。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好 “槐”等左右结构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生齐读课题。
2.“槐”是个生字,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呢?(书空)
3.什么样的地方是槐乡呢?(长满槐树、槐树多的地方。)
4.(出示图片、资料)这就是槐树。(师读资料)
5.一到五月,槐花开得最美、开得最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到五月的槐乡去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
二、初读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4.这节课的生字词特别多,你都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
A 挎走白槐花 摆出槐花饭
撒上炒芝麻 拌上槐花蜜
B 清香、醇香、浓香
C 白茫茫 白生生
(1)出示A组词语,自由读一读。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齐读。
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的槐花饭是什么味道的?那咸的呢?是怎么做的呢?(生说)
小结:槐乡的孩子时多有口福呀。要是你在这个季节来槐乡做客的话,好客的孩子们一定会热情地捧出这些食品招待你的。
(2)出示B组词语,谁来读一读?这行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这三个词的位置能够任意颠倒调换吗?为什么?
师:是啊,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五月的槐乡满眼是树,满树是花,香气浸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3)指名读c组词语,问: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文中像这样的叠词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出示: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同学们看,竖着第一排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你能读好吗?
第二排词语你发现是表示什么的?(味道)
其实甜丝丝不仅表示味道,还表示心情呢。看看这里还有哪个词表示心情?(喜盈盈)
谁完整地为我们大家读一读这些特别的词语?(你不仅读得流利,还很有节奏感,同样也读出了自己的味道和心情)
男生齐读。
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槐花吗?
5、有了这些词,句子就有了自己的颜色,有了自己的味道,也有了美丽的心情,出示词语所在的句子,你能读好吗?
A、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你把“白茫茫”这个表示颜色的叠词读得真好)
B、“啪啪啪…” 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儿化音读得轻快,你的心里也是喜盈盈的)
C、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看看你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你一定馋了)
(1)学生自由练习,读完举手向老师示意。
(2)指名读,组织评议。(你想读哪一句给同学们听?)
(3)齐读。
6、同学们,把这些词语和句子代入到课文中。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板书。
2、课文里有一句话把作者游览完槐乡的感受给写了出来,你找到了吗?(最后一小节)
3、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
课文哪个小节重点写了这是个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个小节重点写了这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大家赶快找一找。(是的,课文第一小节写了槐花的飘香,二、三小节写了槐乡的孩子。)
4、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呢?读给同桌听一听。
过渡: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五月的槐乡,笑声飞扬。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让我们下节课进一步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过度: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后生字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节课的生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看看哪个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2.指名交流该如何记住这个字。
3、师重点示范个别字的写法。
4、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五、作业超市,课后积累。
1、记住生字词。
2、摘抄喜欢的词句,背一背。
3、继续练读课文。
板书:
槐花香
21、槐乡孩子
孩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