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日消费
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蒋晓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纠正学生中追求虚荣、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消费常识,具有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能力。
2、通过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注重学生德商、情商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思想健全、感情真挚的人。 (重点)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合理支出、正确理财等现代科学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难点)
二、教学时间安排:四个星期
第一周:课内第一课时:布置动员,讨论怎样过有意义的生日,交流自己的生日新计划。制订课外活动计划。课外:按照课内的要求进行相关调查和研究。
第二周:课内第二课时:分组交流活动,评估总结,形成第二次实践计划。课外:走出班级、走入社区调查,走上社会采访,了解小学生过生日的现状和生日消费情况。
第三周:课内第三课时:展示各小组的成果,资料汇总,形成共识,进行活动小结。向班级、向学校、向社区的每一个孩子发出倡议。
第四周:举行集体生日,开展班队主题活动,进行总结评价。(班会课进行)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音乐声起,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生日快乐
(2)师生一起歌唱生日歌。
(3)师: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歌,你会想起了什么?还记得你过生日时的情景吗?
(4)学生回忆生日时的小故事,先在小组里讲一讲,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故事让一到二名学生上台讲述(最开心的故事和最烦人的故事)。
从学生的故事中引出生日消费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音乐情境,就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通过营造氛围来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当小学生置身于某个具体的情境时,容易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开启智慧,陶冶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能够留下深刻体验,这是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活动目标。)
(二)现场采访 感悟与收获
1、第一个层次 了解自己过生日的消费
提出问题:你过生日的消费时多少,请把课前准备的材料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回忆生日的家庭开支,小组交流生日状况,把生日的消费分成大生日和小生日进行统计,从衣、食、住、行作概括性的汇总。
分小组汇报,了解生日消费中的差距,初次感受不一样的生日消费水平。
2、第二个层次 全班同学生日消费汇总
师:我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生日消费情况,你打算怎样了解,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研究问题
师生讨论这些问题,达成共识
列举出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其中重点的问题进行研究,体现研究有价值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
师随机抛出新问题:怎样进行统计?用学习过的数学统计知识进行统计。
师生探讨统计的方法。(用举手表决;单独了解;问卷调查等)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了解。(简单的问题用举手的方法快速统计出内容)
(指出人数比较多时不能一个个采访。)
学生调查,全班通报统计结果,给学生一个直觉上的冲击。(估计全班的生日消费在10万元左右)
师: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我们改善自己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凡事有个度。请看,引出现实之惑。
3、第三个层次 现实与困惑
A、小学生生日的报导
《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篇报导:一位13岁的小姑娘生日那天,爸爸没有给她买生日礼物,反而给她姐姐买了新衣。她“心理不平衡,想不通”,就用积攒的压岁钱买了120颗安眠药。恰巧,下午4个年龄在11-12岁的小伙伴来玩,一说起竟同病相连,顿时“群情激愤”,一致决定一死了之,集体服药自杀,所幸抢救及时,5人均脱离了生命危险。
B、知道大人们对你们过生日的态度吗?播放录像:《大人的心事》,小学生的生日越来越被父母重视,生日场面隆重、生日礼物贵重,生日消费金额日趋上涨,孩子过生日对有的家庭是种负担,使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
看到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师生交流。
C、快速统计,学生的生日消费和父母的月收入,同组数据汇报比较。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处。
师:可是现实中我们有时互相攀比,摆阔,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即使有的富有的家庭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那我们该怎么过生日呢?先来听听你们中的有的同学怎样过的。
4、第四个层次 初步了解 研究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讲述自己过的与众不同的生日。
师生集体评述。
得出课题: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5、第五个层次 再次调查 深入理解
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在学生的探究欲被激发的基础上制定活动课题,选拔组合活动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制定活动计划。
可能性计划 (1)请学生收集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身边的同学和名人勤俭节约过生日的事例。 (课后)
(2)请每个学生问一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他们小时侯过生日的情况,把要点记录下来。(课后)
(3)现场采访老师:怎样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设计好相关的几个重点问题在下去采访)可以分一下几个层次来完成
A.设计采访问题。
在采访之前,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和活动目的设计相应的问题,可建议学生采访不同年龄段的老师。
B.学生分组采访。
学生在采访时,教师要做好幕后工作,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教育学生如何文明礼貌地调查,保证学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C.指导学生作采访记录、写采访感受。
在采访之前,提醒学生做好采访物质上的准备,如带好笔记本、钢笔,有条件的可带好迷你录音机等,还要把调查采访组的学生分组(根据采访对象),每组必须有一人提问(如果问题已经设计好就直接围绕问题展开调查与访问),两人以上作记录。在采访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信息。采访结束后,认真计算填表,写好采访日记(课后完成)。
学生下台采访调查,汇总数据。
(设计随想:在调查访问阶段,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也是必要的。学生进行调查、采访,缺乏感性认识与经验,教师要在每项活动之前指导学生与陌生人交流的态度、方法,采访时应注意的事项,采访的技巧等,并要提醒学生做好活动过程资料的收集,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6、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交流从老师处得来的生日秘籍。
播放录像(外国小朋友如何过生日)
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该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呢?
我的生日金点子:
(不要向父母要礼物 不要摆宴席 过集体生日
建立“生日小银行”帮助家庭困难学生 过一次集体生日。)
全班统计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过生日是一种社会的风向标,从我们做起,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设计意图: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现场热烈的交流甚至是激烈争辩的气氛,是我们综合实践课所必须的。活动中,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的直接经验,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现场进行调查、统计和交流总结,深刻理解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会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同时,我们在课上让学生充分进行实践活动,指导其方法,提高其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进行相关调查研究提供了模式,为下面的活动奠定基础。)
(三)课后延伸 深入学习
1、深入探讨了解社会
师:如果我们的探究仅仅停留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研,显然是很不足的,我们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承担起我们对社会的那一部分职责。
把我们的活动延伸向课外那更加广阔的天地。
师生讨论,确定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形成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深层次研究对象。
制作表一调查的人群 调查自己的好朋友 调查男生 调查女生调查五年级的学生调查其他年级的学生 外校的学生。
教师具体指导如下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地区小学生的生日形式、生日消费情况,教师可根据活动小组的分工情况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等活动。
(1)设计问卷调查表。
学生对设计问卷调查表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使设计问卷的过程成为学生一次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情况的过程。
问卷调查样表
调查表
各位同学:
我们是 小学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小学生生日消费的调查和研究。我们热忱欢迎你一起参加调查活动,并认真填写本表下列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小学
年 月 日
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
1.你的生日和 一起过。
A:家人 B:同学 C:亲戚朋友 D:其他人
2.你的生日在 地方过。
A:饭店 B:家里 C:肯德基或麦当劳 D:其他地方
3.一次生日,总的消费大约 。
A:200元左右 B:400元左右 C:500元左右 D:600元以上
4.父母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是 。
A:衣服 B:玩具 C:书 D:一顿肯得基或麦当劳 E:其他
(2)学生发送调查卷。
可把问卷调查组的同学分两小组:一组调查所在学校的学生(每班抽10人),一组走上社会,到街道、广场、商店、居委向过往的小学生作抽样调查。
(3)学生整理、统计、汇总。
学生发送调查卷后,指导他们及时回收,然后利用数学中学过的简单统计知识,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就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活动记录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认真填写“活动评议卡”中的自评和他评。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以激励为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