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口香糖
横林实验小学 张春华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增长生活常识。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消除口香糖残渣的方法。
情感目标:经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环境卫生,提高公共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了解口香糖史。
2、学生组成调查小队,制定活动方案,调查口香糖残渣污染环境的情况和给公众带来的不便,研究消除口香糖残渣的方法。
3、学生组成行动组,清除口香糖污迹,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同学们都很喜欢嚼口香糖,有些同学将咀嚼口香糖后残留的胶状物随口吐出,污染了地面。你看,刚才这位同学就被口香糖残渣弄得很不开心。这些口香糖污迹粘在地面上很不容易清除。怎样才能清除口香糖污迹呢?现在我们就来寻找能溶解口香糖胶状物的液体,探索溶解的方法。
2、分小组进行研究:什么物质能溶解口香糖中的胶?
学生拿出准备的各种试剂,进行讨论分工,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注意:1、安全第一!防止试剂进入眼中或口中。万一出现此情况,迅速漱口和用清水冲洗眼睛。2、操作规范。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4、实验结束后,将物品放回原处。)
3、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情况和所得结论。
4、讨论。
(1)如果口香糖胶状物能够溶解于某种液体,怎样应用实验成果清除地面上的口香糖污迹?
(2)如果各组实验用的试剂都不能溶解口香糖胶状物,怎样清除地面上的口香糖污迹?
(3)从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说明不能乱吐口香糖残物的原因。
(板书:胶状物——不溶解)
二、交流查阅的资料,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CAI)
1、口香糖史:口香糖是一种香甜的树胶食品,它是用人心果树胶乳的浓缩汁制成弹性体的原料。食用时咀嚼其香味。口香糖的残渣实际是树胶。地中海一带自古以来即有咀嚼乳香树的甜树脂,用以清洁牙齿和清爽气息的习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殖民者为同一目的从印第安人那里掠夺咀嚼起来芳香而带酸涩味的云杉树脂。同样,若干世纪以来,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居民喜爱咀嚼人心果树的糖胶树脂。19世纪人们把糖胶树脂进行硫化处理失败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发现干燥后的树脂不溶于水并且塑性极好能保留香味。因此糖胶树脂就成为了甜味石蜡的代用品。制造口香糖时,先把糖胶树脂硬块打碎,过筛后再与其他胶料、甜味剂、香料在调煮中混合,经过冷却、上糖衣、压片、切条、包装就成了我们吃的口香糖了。
2、给口香糖算笔道德帐:2002年10月,从北京天安门广场清理口香糖残渣工作中了解到,卖一块口香糖0.2元,清理一块口香糖残渣要花费1.10元。拒市场销售额计算,北京一年消耗8700万块口香糖,都吐在地上,要污染1.74万平方米的地面。
3、摄像小组展示所摄录的口香糖残渣污染的地面。(有学校的操场、有小区的公园地面、有街道的路面……)与美丽的建筑形成对比。
4、从以上交流中,你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体会?
(通过以上交流让学生明白,到目前为止,清除口香糖残渣的方法主要还是利用物理方法,让学生明白随意乱吐口香糖残渣不容易消除,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乱丢口香糖残渣是不道德的行为。)
三、讨论环境保护的意义。
作好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我们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干净?
四、行动起来,消除口香糖污迹。
1、怎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
(在学校里不吃口香糖,在社会上不随地乱丢口香糖残渣;每当吃口香糖时,要把口香糖残渣用纸包好,再投放到垃圾筒里。)
(板书:不乱吐、不乱丢;用纸包好,投放垃圾筒)
2、用心体验。
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清除口香糖污迹。从活动中体会消除口香糖残渣的艰难,并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