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
发布时间:2017-0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奕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5页例1和试一试,第76页例2、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八册75、76页内容。根据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设计了丰富的、便于学生观察与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和实验,亲身体验图形的基本特征。如,观察自行车、斜拉大桥、推拉用木条做成的三角形,四边形架等来了解三角形是稳定性,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教师:你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标在图上。

(2)汇报:

 

教师:再说说,三角形ABC的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分别是什么?

3条边:ABACBC

3个顶点:ABC

3个角:∠ A∠ B∠ C

【设计意图】在说、指、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三角形除了有3个顶点、3个角和3条边以外,它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请打开教材阅读第60页上的内容。

教师指定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在刚才画的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

订正:画好了吗?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画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样画对不对?

    

教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还有高吗?

预设1: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课件演示),所以,直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在三角形边上。

 

教师:三角形有几条高?

总结: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识,在动手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做一做。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