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课堂效益,培养勤于思考、乐于钻研的“博雅”教师, 11月6日,横林实验小学开展了第二届课堂效益月微型课堂比赛。
比赛前——精彩的预告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微课制作能力已成为教育者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比赛前,横林实小组织安排俞淼娟和黄滢老师为其他青年教师进行了微课培训。她们围绕怎样制作微课,利用i信平台给所有与会老师演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还在示范演示的过程中对各个操作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微课展示过程中两位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引导巧妙灵活,让观课的老师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比赛初——认真的准备
比赛前一天,横林实小的老师们才拿到比赛课题。时间紧迫,每一位参赛老师都投入到认真的准备工作中,仔细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精心打磨教案;制作精美课件;不断进行演练。虽然只是一场普通的校内“切磋”,但每一位老师都严阵以待,尽最大的努力去参加比赛。成功不是最终目标,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成长才是每一位老师迫切希望的。
比赛中——尽情的绽放
比赛按照学科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和术课组,每一组都由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评委。在语文组比赛中,低年级的参赛老师将《树和喜鹊》这一课上得童趣十足;高年级的参赛老师执教《自己的花儿是为别人开的》这一课,道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数学组,在《混合运算》这一课,参赛老师将严谨与风趣融于一体,课堂扎实又不失趣味。英语组微信课堂的教学内容则为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story time板块,四位老师都能突出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马琪玲老师选取关爱贫困儿童的公益广告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戚秋菊老师以招募义卖志愿者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闯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术科组的比赛更是精彩纷呈,音乐、美术和体育的参赛老师们同样以最饱满的热情面对仅仅十分钟的课堂时间。
比赛后——满满的收获
微课的比赛时间很短,但留给横实小老师们长长的思考。在自己精心准备的同时,参赛老师也认真聆听地其他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及时进行反思。
此次微型课堂比赛,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为横林实小“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横林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孙月 审核:夏一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