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6-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诸晓燕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诸晓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p21-p22例1以及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信息,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
2. 使学生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基于数据做出判断、预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 使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基于数据做出判断、预测等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谈话:你今年多少岁?身高多少厘米?从出生到现在,你的身高总的来说是怎样变化的?要清楚地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可以怎样做?
2.出示例1中“张小楠同学6-12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追问:
1)表中有哪些数据?(2)身高变化与年龄变化有什么联系
二、课堂助学(20分钟)
(一)探究例1:
初识折线统计图,出示图:
1.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2.了解认识纵轴、横轴上的数据。
3.观察数据回答问题:
4.你还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有哪些疑问?
5.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想一想: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2)小结: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三、同步练习(13分钟)
1.完成书上P22练一练。(见书上图)
2.完成书上P25练习四1.(见书上图)
四、全课小结(2分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诸晓燕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把单式折线图和复式折线图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教学。以前教学单式条形图和复式条形图是分开进行的,单式条形图在四年级教材里,复式条形图在五年级上册教材里。本单元在教学单式折线图以后立即教学复式折线图,是考虑到学生已有单式条形图与复式条形图的基础。我们知道,虽然条形图和折线图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条形图呈现数据的思想方法与折线图仍然有本质上的一致,学生已有的利用直条表示数据的经验可以变式。

对小学生来说,有意义的统计素材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相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和事实。因为感兴趣的素材应该是他们喜欢的,比较熟悉的现象与事实,有助于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热情。本单元例1用折线图表示一名儿童从6岁到12岁身高的变化情况,“练一练”则用折线图表示学生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