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形成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亲自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
2、演示:用一根细绳一头拴在图钉上,一头拴在粉笔上,将图钉固定,拉直细绳,粉笔绕图钉一周,想象一下将会得到什么图形?
3、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4、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圆形,并媒体出示,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索与发现
1、折一折,学生拿出准备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演示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
学生在纸片上点出圆心,写上字母o.
2、演示指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r 表示。
学生在纸片上画半径,多画几条,用直尺量一量,你发现什么?
在同一圆内,可以画无数条半径,他们的长度都相等。电脑演示
3、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通过了什么(圆心)?
演示指出: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
学生在纸片上画直径,多画几条,用直尺量一量,你发现什么?
在同一圆内,可以画无数条直径,他们的长度都相等。电脑演示
4、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直径和半径,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d=2r r=d/2
5、自学课本,学会画园。
1、介绍圆规画圆步骤板书:定长(半径)
定点(圆心)
旋转
2、练习画圆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2)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园。
(3)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巩固应用
1、下面各圆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
4、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