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金华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听过这样一则趣闻:有两个基督教徒向牧师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祈祷时能否吸烟。A问:“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断然拒绝。B则问:“在吸烟时可不可以祈祷?”牧师十分肯定地说:“当然可以。”同一个问题,由于问的角度不同,答案就大相径庭。由此想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有选择恰当的方式,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我上了《圆的认识》这节课。因为一直教高年级,这个内容已上过N遍了,每次都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按部就班的去上,由于所教知识比较琐碎,一堂课下来总是紧巴巴的,根本无法去顾全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怕学生学不会,没有放开手脚,该讲的讲了,不该讲的也讲了,该操作的操作了,不用操作的也操作了。找出了问题,我决定大刀阔斧来剪裁教材,完全改变了书本的编排方式,但所有的知识点一个也不落下。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力求体现: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学习新知
本节课选择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看一看、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活动,逐步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再发现”的乐趣。
二、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练习的设计除了注重有层次性地巩固新知外,更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本节课的练习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同学们做套圈游戏,应该怎样站才合理?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通过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其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特点。有效地使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上下来,效果很好,看着学生笑眯眯的离开课堂。我想,我们经常会因课上不好而埋怨学生,换个角度想一想,改变一下方式,效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