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新版眼保健操
发布时间:2015-04-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锭

 一、眼保健操注意事项:

•注意力度、速度和幅度。穴位要准确,手法要缓慢柔和,先轻后重,以有了酸胀感觉为合适,揉、捏、按、压的速度要均匀有节奏。

•注意个人卫生。手要保持干净,指甲要剪短。

•闭眼。闭眼做能养心养神,睁眼做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效果。

•坚持每天上、下午两节课后或长时间的读书、写字、看电视、玩电脑后,认真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通过按摩有治疗作用的穴位,起到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以达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它所采用的穴位都是针灸学上常见的穴位,正确地按摩这些部位的确能够起到让眼部的肌肉放松,防止视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对治疗假性近视也是有好处的。

 

二、新版眼保健操:

•新版眼保健操共有5节,总时间约5分钟。

•新老版的区别:为了考虑学生手上的细菌有可能进入眼睛等部位,因此新版将其中一节改为“按头部督脉穴”;并在第一节增加“脚趾抓地”,不仅让学生全身放松,还有新鲜感。

 

第一节

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通过对耳部、脚趾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环、疏通全身经络,使孩子全身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调节眼部的目的。

新版眼保健操第一节

•现代中医医学认为耳朵不仅血管丰富,感觉灵敏,而且上面密布90多个穴位,而近几年中医总结出来的“埋豆疗法” 用来防治近视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新版眼保健操选择按揉耳垂眼穴达到从刺激局部到舒通全身经脉再到调节眼部的目的。

•中医学对足部的保健非常重视,足是人的元精元神总的聚合处。连接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身体内外相通。新版眼保健操开发脚趾抓地的动作不仅有舒通全身经脉的作用,还让孩子有新鲜感。

新版眼保健操第一节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按揉的力度和节奏。

 2、脚趾抓地:

    双脚应平放在地面上,全身放松,脚趾一拍一动。注意不要翘起后脚跟。

 

第二节   

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按揉太阳穴”部分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从原先的“轮刮眼眶”改成了“刮上眼眶”。

新版眼保健操第二节

•新版眼保健操把原眼保健操中“轮刮眼眶”改为“刮上眼眶”一是上眼眶相对对眼部有益的穴位多,如攒竹、丝竹空等;二是为了减少细菌入眼,保证学生眼部卫生。

新版眼保健操第二节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操前:双手应置于头部两侧,注意不要放在眼前。

  2、注意揉刮的力度和节律。

  3、先按4圈太阳穴,一拍一圈;后刮2下上眼眶,两拍一下。

 

第三节

按揉四白穴:该章节动作与1972年版眼保健操基本保持一致。位置:在面部,瞳孔直下,目下一寸,当眶下孔凹陷处。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四白穴的位置要准确。

  2、按揉时应用手指螺纹面,注意不要用指尖。

  3、按揉的幅度适当、不宜太大,速度均匀、不宜太快。

  4、按揉方向一致即可,不需换方向。

 

第四节  

按揉风池穴: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即是。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取穴方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主治疾病:风池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按摩法有:穴道刺激疗法治疗目眩、治疗肩膀酸痛、治疗头痛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操前,手指置于穴位上,两臂外展。注意手臂不要向前,手不要捂着脖子。

 2、做操时,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注意不要做推挤动作。

 

第五节

按压头部督脉穴:督脉穴是从面部人中穴到脊椎,考虑操作方便,该节只按揉从前额到脑后发髻处的一段。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新版眼保健操所按部位自前向后有神庭、上星、百会、后顶、强间 等近10个穴位,刺激这些穴位,有振奋全身阳气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按揉时应用手指螺纹面,注意不要用指尖。

  2、做操时要从前发际开始,要注意节律和力度。

  3、做操的时候,手指指间微分,双手手指靠拢,向下按压。

  4、每四拍重复动作,注意不要顺回来做

 

请大家认真观看眼保健操演示

http://{域名已经过期}/us/5674908/4335728.shtml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