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相望》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
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蓉梅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通过对台湾多方面的了解,拉近海峡两岸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包括台湾现在内的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到不仅海峡两岸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亲情,全中华儿女都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胸怀祖国,将理想转化为动力,怀着为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远大理想而发愤读书。

3.知识与技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在教学互动中,增进学生对台湾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台湾的美丽和富饶,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在活动中,再次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让这种情感融入生活与学习中去,多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眺望你——一湾浅浅的海峡。

1、上周,我校8位同学参加了“走进澳门”文化艺术交流演出。表演的节目叫《乡音难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节目中,小演员两次朗诵到《乡愁》这首诗。(播放音频朗诵)诗的作者余光中生于南京,他的母亲是我们常州武进人,所以余光中称自己为江南人,他是我们文坛上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

3、在这首诗中,“这头”指的是哪儿?(台湾   板书)“那头”呢?(大陆 板书)

为什么余光中要隔海相望写下这首饱含思念的《乡愁》呢?板书课题。为什么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了两岸人民不可逾越的鸿沟?让我们首先从了解台湾的历史开始。

(二)台湾沧桑。

1、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49页《宝岛沧桑》,然后对照《台湾大事纪年表》在文中画出对应的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2、好了吗?谁来汇报一下?

1)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台湾。

2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亲率将士登录台湾,打败了荷兰入侵者。

3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迫使荷兰人投降,收复了台湾。

41684年,英、美、日、法等列强相继侵犯台湾,遭到台湾人民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

师:寸寸河山寸寸金,祖国的山河绝不容许别人来侵犯。还有吗?

51895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

4、纵观《台湾大事纪年表》,台湾的历史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我认为台湾的历史是一段屈辱、饱经沧桑的历史!)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台湾先被荷兰人侵略,后来又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人,台湾人民饱受了被奴役、被压迫的生活。)

5、这段屈辱的历史让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有位爱国诗人叫丘逢甲,见此情景,他写下了一首诗《春愁》。

1)出示诗句,生齐读: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四百万人同一哭”观看《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录像。

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a我认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表明了这些爱国将士要把侵略者赶出家园的决心。                                    

师:是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听出了一种决心、一种信念,这句话掷地有声!

b我仿佛看到了那惨烈的厮杀场面,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体会到了郑军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决心。

师:画面虽然非常模糊,但在她的脑海中却是这么的清晰,这是一种学习的本领。

c从郑成功接受荷兰人的投降看出郑成功心胸的宽广,这是以德报怨。同样,我们大陆也是向台湾敞开胸怀,时刻欢迎投入祖国的怀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让我们再次大声地告诉世界!(再读)

评价:从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你们血液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同根同源。

1、然而,事实上,经过历史的变迁和多种因素,宝岛台湾就像一个漂泊不定的游子,一个丢弃的孤儿。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还有哪些证据呢?

请大家4人一小组联系课本第51页找一找相关证据。出示要求。(学生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2、哪位同学来交流?(生答略)

这是从考古、地理位置、居民的种族、风俗习惯的角度来说的。

同学们从多方面来印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谁还能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浮福建”。

3、还有更有力的证据。课前老师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放在了电脑里。请你来读《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上台演示、中英美《开罗宣言》。

(四)历史问题

1、这么多的条约、这么多的铁证,都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2、据前面视频介绍,郑成功于166221日就收复了台湾,那什么叫收复?(收复就是收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再加上这么多的铁证摆在面前,为什么又分离了呢?读书50页《台湾问题的由来》,联系收集的资料想一想。

交流:(1)生:台湾是多党民主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大陆是多党合作的社会主义社会,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体制,是造成目前两岸不能统一的根本原因。

2)生:台湾曾被日本人统治了一段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台湾人至今哈日亲美。

师:是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已被奴化了。

3)生:李登辉上台后,台湾当局以谋求“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和“两个中国”作为处理两岸关系及对外关系的基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4)台湾政府对于美国,就是一枚棋子,美国人看中的无非是台湾的地理位置,把它作为伸向亚洲的触角,当作一个基地,在背后给予很多支持。

5)另外,藏独、疆独的参与,在打出“达赖牌”后,试图分裂祖国。

3、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使得台湾与大陆至今未能统一,这也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伤痛。有一位生活在台湾的诗人于右任到了晚年,对自己生前未能见到海峡两岸统一而深深的遗憾着,弥留之际,他悲愤地写下了这首《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是谁呢?谁来介绍一下?补充介绍:(生读)于右任,1878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他早年追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是国民党内部的主要决策人物之一。1912年后担任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前后共任监察院长34年,后随国民党退居台湾。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的诗篇。

4、作为国民党将领中的重要官员,他为什么会如此思念大陆呢?

师:是的,解放之后,民间还流行这样一句“打过台湾去,解放全中国”,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说。但是台湾能不能打呢?

生:不能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真的打起来,一些早就对中国图谋不轨的国家肯定高兴地要命了。

生:不能打,因为这样会加重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之间的误会。

生:不能打,因为我们同是中国人,同是中华儿女,同是华夏儿女,兄弟之间怎么能自相残杀呢?

师:是啊,“他乡生白发,故国是青山。”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幸福远比政党间的斗争,私人间的恩仇来得重要。

(五)美好前景

1、同学们,你们盼不盼望两岸统一?

2、“怎样才能统一?”这是长久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难题,需要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三代领导人对台湾问题是怎样的愿景呢?我们来看一看。

3、近年来,台湾领导人的陆续来访,让我们对祖国的统一看到了希望。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高层,两岸在文化、体育、商贸等许多方面都有了密切的交流。课前我们已经分组搜集了相关资料,现在交流一下。

生:2003年以来,两岸文化界组织、举行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观音文化、城市文化、孔子文化、祭祖文化等一批两岸文化交流的特色项目。

生:20038月,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正式成立。2005年至今已举办3届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成为两岸出版发行业界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展销的图书从首届的13万种、85万册增加到目前的20多万种、110万册。目前,两岸出版业正在探索成立“海峡书局”,它将成为华文出版的航母。

生:两岸体育交流特色突出。近5年来,两岸体育交流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态势,最大特色就是围绕北京2008奥运会的体育交流。

生:20086月和11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分别在大陆和台北举行“陈江会”,让中断九年之久的两会谈重新开启。海协会长陈云林作为大陆授权团体最高层级的负责人首次访台,在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掀起轰动,值得一提的是,马英九与陈云林台北“第一次握手”,实现了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首见大陆高级官员的重要突破。

4、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视频中台湾同胞阿兴爷爷来到了大陆,你想对阿兴爷爷说些什么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