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联的四个版块
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知识点比较琐碎,所以一开始我的设计非常;凌乱,老师们给我提意见认为我的问题太多,所以后来我把整节课总共分为了四个板块,这样看起来思路比较清楚,板块比较明确。而板块之间也有很明确的关联,由祸国殃民的鸦片引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虎门销烟惹怒了英国人,引起了鸦片战争,从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我的板书设计也是根据这四个板块而设计的。板块设计上我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认为,历史题材的课文,不能在学完之后对这些事件还是分散的观念,历史事件应该是一条连环锁,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样设计就把原本分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有老师提出,设计的版块可能太多,内容太碎,可以挑选一两个重点来突出讲解,深入挖掘。这也是我课前困惑的地方,试上过程中也有过想要深入挖掘一个话题,拔高层次,但是实行过程中却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题材和内容,况且没有很好的历史基础,对于基本史实非常的不熟悉,在一节课中想要过深的挖掘,效果很难出来。而我只想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利用这样一节课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了解这段历史,能激发他们课后深入了解的兴趣更好。
二、关于音乐的设计
在整节课中我加入了许多音乐。例如导入时,我用轻快和沉重的两种音乐配合图片进行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突出这段屈辱的历史,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冲击与铺垫。课中,每一次的四人小组讨论,我也会播放一些轻音乐,意图营造一种相关氛围,在讲到林则徐和虎门销烟时,我从网上寻找了一首旋律非常好听,歌词非常贴切的歌曲,既很好的再现了这段历史,代替了枯燥的讲解,又使学生在音乐中安静下来体会情感。陆老师提出的想法我也觉得是我设计欠缺的地方,就是这段音乐播放的点,应该在学生的充分讨论过后,我播放的过早了。当学生情绪都出来后,再播放音乐,会有个很好的提升作用。课的最后,我用一首七子之歌,和孩子们一起唱,让孩子们体会祖国的领土被列强割占,多年后回归祖国时的那种情感。
三、关于小组讨论
第一次试上时,因为我过碎过细的问题,好像我问一个学生回答一个,很被动。所以老师们给我意见,让我增添一些小组讨论的形式。这样不但不会冷场,出现学生不举手答不出来的尴尬,更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在整节课中我设计了四次讨论,其中两次四人讨论,两次同座位讨论。四人讨论的问题选择上,选择了那些稍微难一些的,需要集合小组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两人讨论的就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这样四次讨论就基本上把课文中一些重点问题解决了,老师只要起到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即可,真正老师介绍的东西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历史题材本就比较难,而且现在的孩子对于历史了解也非常少,用陆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国耻教育迫在眉睫,用音乐的方式引入历史课堂,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情况下接受,不那么沉重,不那么教条,确实是一种好方法。而历史课堂,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不一定是知识的灌输,所以教学的手段也相当重要。这一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