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梦
发布时间:2015-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逸

 

奇怪的梦

教学目的: 

1 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在描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性,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 技能目标:通过回忆、联想“梦中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及创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创造。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学习大师的表现方法,利用色彩和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巧引课题

有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从兔子洞进入一处神奇国度,遇到许多会讲话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让我们跟随爱丽丝的步伐一起进入时空隧道,进行一次视觉旅行。播放视频片段。

师:你们喜欢这次特殊的旅行吗?为什么?

生:……

引入课题:你做过这样的梦吗?我们这节课就来说说你记忆中最奇怪的梦。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揭题板书:《奇怪的梦》

2、引导分析,探究新课

师:把你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学生讨论,互说梦境,老师指名回答)生:……

师:老师也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奇特的梦,我梦到自己变成了红色,头发变成了柳条,和我最爱的小鱼在空中相遇了,它长出了翅膀,一辆小火车通向了任意门,人们可以自由翱翔在天空。老师概括成词语来记录梦的信息

师:梦中的人物、动物或其他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梦中的事情是可怕的还是可笑的?

3、欣赏评析

师:同学们做的梦真是太有意思了。有一位大人,他也经常做一些奇特的梦,而且还用画把他的梦表现了出来,想不想去认识他?

出示夏加尔的照片。(被后人认为最擅长画梦的画家)。

师:夏加尔出生在俄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只能离开祖国,一直在美国和法国之间奔波,身处异国的他经常梦到自己的故乡,自己小时候骑过的马,养过的鸡。今天,我们就去欣赏一下他画的梦,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夸张、奇特?

问:他在画中画了什么东西,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区别?它哪里给你感觉是梦境?

1《我与村庄》就取材于夏加尔对俄罗斯的回忆,是夏加尔心灵的故乡。整幅作品几乎被一些几何形体分割:一个圆形将一只牛头和一个绿色的人物的脸结合在一起,他们构成了画面的中心。画面的背景是维捷布斯克乡村的教堂和典型的欧洲村舍,这些红红绿绿的房屋犹如儿童的涂鸦,有的房子是正的,有的房子是颠倒的。教堂的门里是一个睁着大大的眼睛、穿着红色衣服的儿童的脸。在牛头和人脸之间还有一个扛镰刀的农夫和一个倒置的村姑。将画倒过来看时,村姑仿佛正站在房屋顶上舞蹈。前景正中,有一棵开花的树。右侧的侧面男人是画家自己,画中“我”与牛亲切地相对,牛的眼睛和人的眼睛被两条不清晰的线联系到了一起。最奇怪的是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添画了一个正在挤奶的妇女。对面的人物的手里拿着一株植物,含有丰富色彩的叶子和白色的叶子,同边的色点使得这株植物特别富有神态的色彩。

布局:叠加

2)《散步》画家和妻子走着走着,飞了起来,飞舞时身体的姿态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站在了什么地方,又利用局部概括了失误,蓝色的树枝平衡了画面的构图。

3)《透过窗子看巴黎》猫长了一张人的脸,进行了移位,画面的内容丰富。

4、构思创作,鼓励创新

示范 :用文字概括的梦的信息来绘画梦境。

师:今天老师也想学着大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奇怪的梦。

  梦的构图——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选择梦中的最精彩的局部重点进行表现。

5、个性创作,表现奇异梦境

师:还有很多同学没来得及说自己奇怪或甜美的梦,那老师希望你好好思考一下,然后把它当作一个秘密画出来,可以画出自己觉得最奇怪、印象最深的梦,也可以编造动植物的梦。(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异想天开,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支持。)

学生作业:

1)大胆想象,可以学习“夏加尔”的梦幻式布局来画一幅自己印象最深刻、最奇特的梦。

2)构图饱满,分清主次关系,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任意组合画面的内容。

6、总结评价

1)评价

介绍自己的梦想和创作表现手段;

大家的评价,是否大胆表现了梦想,梦中的我形象是否奇特、新鲜,构图和表现手法是否有创意,色彩是否表现了奇特的梦幻景象。

2)总结

师:梦,其实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我相信我们小朋友画出来的梦一定是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梦中的景物和梦中的感悟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甚至很多发明都是通过梦境得来的启发呢!而梦很容易忘记,所以我希望同学们等又做到奇怪好玩的梦时,还能够把他画下来。毕竟灵感是一闪而过的。

  

  

 

 

评价:
潘立: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对梦的科学理解。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梦的世界,感受梦的色彩和体验梦的奇特性,我通过梦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体验,让他们自由表达、抒发情感,说说自己最奇怪的梦。教师对学生的“天马行空”要肯定,大力表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
陈晓蕾:美术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直观、形象,范画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导向性,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启发思维。教师并没有出示太多范画,而是解读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掌握了绘画的方法。教师选择的范画巧妙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了学生学习,加强学生理解梦中的夸张、变形。
周建芬: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热情高涨,教师的引导性很好,善于利用视频剪辑了学生喜欢的卡通造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环节清晰,自然,教学效果显著,在欣赏环节,教材中展示了几张由废旧材料拼贴成的作品,教师只口头讲解了白云可以用棉花代替,如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画,并提出问题“谁能发现他们的梦在制作材料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再接着提问“你还有什么新奇的设计想法吗?”在制作方法上更突出梦的奇怪。这样的话学生的作业形式将会更多,更丰富。

 

反思:
美术是一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丰富的音视资料和图像资料,使得教学形象化、直观化。多媒体把大量生动多彩的图片传递给学生,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使教学更直观易解。但,往往熟悉处没有风景,学生已经习惯了看屏幕,看图片,慢慢地注意力不再那么集中。视频,在本课导入活动与新授说梦部分的使用,使学生感到“新”和“奇”。视频的趣味性很强,可以融合大量的图片信息,并且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活动过程中,自主设计动画教学的形式,给美术课堂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打破平日师问生答、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授部分,教学设计围绕着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来进行设计。如:在导入部分设置的或美丽、或神秘、或奇特的梦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中,兴趣大增。又如在体验梦或甜蜜或悲伤的情景中,课件设计围绕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运用填空白的形式,让学生尝试梦的不同滋味。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梦境,感受梦境,说说梦境,开启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进行主动探究讨论,互相说说自己的梦境,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