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人间>>教案和反思评课
发布时间:2016-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丽霞

 

爱的人间
五年级    何霞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残疾让你自尊自强的精神,主动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的世界,从中知道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唱好几个复附点八分休止符,理解休止在歌曲中的作用。
2、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对比,换种方法处理补充终止,使之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随着音乐的节拍走队形。
2、闭上眼睛碎音乐走,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谈体会。
 
3、同学们,这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曲。由张海迪阿姨在晚会上唱响了这首令所有人都感动流泪的歌曲《爱的人间》。他们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他们的身体虽然残疾,但他们却顽强地与生命抗争,他们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因为,总有温暖的手牵着他,总有温暖的话送耳旁。他们用歌声向我们传达了怎么样的感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盲童的内心世界,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二、新授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仔细聆听。
2、他们的身体受到命运的禁锢,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甜蜜、幸福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世界感受她心中美丽的画面吧。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听到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被深深的感动了,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温馨而甜美的画面。听一下歌曲的演唱形式。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盲童的世界感受他们心中美好的愿望以及对人间真情的感激。
5、跟琴一起小声轻唱。
6、分乐段(3段)有一处地方显得激动,是哪里?为什么这一处这么激动?跟老师一起唱唱。这四句话为什么如此激动?(因为这里充满了对人间真情的感激。唱完这里后,我们就沉浸在幸福之中,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
7、第一段:情绪温馨而甜美。
第二段: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
第三段: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最后四小节是补充终止,仿佛在细细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滋味。注意附点的时值和休止的停顿。
8、用你们的歌声来告诉老师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三、创作活动:
1、这首歌曲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补充终止,这个终止的后面一句拖的很长,你觉得其中有什么用意吗?应该怎样来唱呢?
2、代表无尽的爱心会延绵不断地传播下去,补充终止做渐慢渐弱的处理。
3、在听到盲童的歌声时,你们会冷眼旁观吗?那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加入到她的中间呢?让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吧。
4、老师被同学们深情地歌声打动了,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他们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与生命抗争,自强不息,做出了许多连健全人都难以想象的成功,为人类创造了奇迹,残疾人生命中最美丽的瞬间是他们追求梦想的那一刻,他们的躯体并不美,行动也有所限制,但他们却能凭借坚强的毅力战胜身体上的缺陷,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音乐家贝多芬,二胡演奏家阿炳,美国教育家海伦凯勒,上帝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注定向常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与伟大。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千手观音》舞蹈
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个舞蹈,那些身处无声的世界中的残疾人,他们却用美妙的舞姿,打动了所有的人,让我们来欣赏这段经典的舞蹈,他们又在传递着怎样的感情呢?
2、这段舞蹈用丰富的动态造型将人带入美妙的艺术世界,巧妙地将爱心与帮助的新涵义传达给观众“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千只手来帮助你 ;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有千只手去帮助他人。”
3、她们超越残障超越自我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身残志坚的顽强斗志。身体健康的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下面请在座的每一位跟我一起伸出你的友谊手来传递《感恩的心》。
五、再次唱响《爱的人间》走出教室:
让我们将所有的爱,带出课堂,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让我们的世界,真正成为“爱的人间。”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
 
 
《爱的人间》教学反思
横林实验小学  何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教学中,我们所有在场的教师和五(4)班的学生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感受到了那份爱的气息。教学以爱为主线贯穿了整个课堂,一开始以学生跟音乐节拍走,接着让学生闭着眼睛跟音乐走,让学生自己体会一个盲人的内心世界,教师深情的讲述了残疾人的坚强与感恩的心,接着由我的手语范唱直接进入歌曲教学,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绪以及心存感激的那份情怀,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歌曲的情绪发展,运用各种感情记号来处理歌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是通过自己的演唱来感受的,显得那么的真实有效。最后在拓展这一块,我运用了残奥会的感人图片和《牵手观音》的舞蹈,再次让学生体会身残志坚的那种精神,整个课堂一直处于感激与大爱的氛围当中,学生学得投入扎实,用蔡校长的话说,我听了还想听,一节课我也学会了这首歌,我的情绪也一直沉浸在《爱的人间》当中。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老师说到我的语速一直有点快,这也许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情绪是调动出来了,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就是学生绝大部分都会唱了,有极个别的在歌词第二段的“我在爱的人间长大”这一句中没有掌握好附点的节奏,也许是我忽略了。在拓展这一处,如果能加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说出来的一些感人的爱的事迹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所以,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是需要我们教师尽心精心的投入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精彩地,充满活力的!

 

爱的人间评课
 
唐娟娟:今天我听了何霞老师的一堂《爱的人间》的展示课,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教学中,我们所有在场的教师和学生都被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感受到了那份爱的气息。教学以爱为主线贯穿了整个课堂,设计教案时,通过爱的呼唤,爱的体验,爱的升华,爱的奉献四块内容层层推进。整个课堂一只处于感激与大爱的氛围当中,学生学得投入扎实,一节课我也学会了这首歌,我的情绪也一直沉浸在《爱的人间》当中。
根据小学五年级的认知情况和教材分析可以得出,本课的“显性”目标是爱的教育,“双基”目标是几个休止符处的处理。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该创设形象生动的、适合五年级学生特点的音乐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明线”(这一点是做到位了)正因为过分关注于这“显性”目标,忽视了隐性目标的设计到位,如可安排随音乐节拍传递爱心、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游戏、听辨带有休止符的旋律、分组讨论、创编、歌表演等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务必注意每项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所确立的“暗线”——休止符的韵律感觉而进行。否则,就导致“盲目的、散乱的活跃”,价值和成效过低而失去音乐课的意义。所以我认为音乐课必须要突出音乐的特点,凸显音乐性。“万变不离其宗”,只有紧紧抓住音乐本位,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绚丽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为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紧紧围绕音乐特性,展开音乐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音乐性”这一生命的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