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花》教案和反思评课
发布时间:2015-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丽霞

 

小雪花
二年级  何霞
教材分析:
《小雪花》选自苏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雪孩子》。这是一首四三拍、大调式的儿童歌曲,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小朋友对洁白无瑕的小雪花的喜爱之情。歌曲先以 ×× × ×? ×× × - ?的节奏型塑造了小雪花在空中飘舞的形象。 再以 ×× ×× × ? ×× ×× ×0 ?的节奏把小雪花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唱歌、喜欢游戏、喜欢表演,对音乐的兴趣的很浓。虽说在一年级时已培养了一定的音乐常规,但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所以需要老师设计精彩的、趣味的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雪花》,引导学生感知小雪花漫天飞舞、活泼可爱的形象,能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
2、结合律动、打击乐器的运用,体会三拍子的韵律,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提高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聆听音乐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雪花》。
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一字多音,了解圆滑线,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2/4 XX XX ? X - ? 生:XX XX ? X - ?
小朋友们 好 ( )
3/4 X X X ? X - - ? 生: X X X ? X - - ?
小 朋 友 好 (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语激趣,请出雪花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教师跟伴奏演唱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有一种花真奇怪,夏天总是不见它。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谜底:雪花。
板书揭题:小雪花
2、节奏问好,迎接雪花
师:小雪花看到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可高兴了,它在向我们问好呢,仔细听!
××   ×   × ? ××  × - ?(老师边拍节奏边问好
小朋 友 们   早上 好
师:小雪花是怎么向我们打招呼的?有什么特点?(边拍手边打招呼;有节奏的)
板书出示节奏谱:3/4 ×× × ×? ×× × - ?
师:听得真仔细!小雪花是用这条节奏向我们打招呼的。你能来拍打一下这条节奏吗?
请两三位学生拍打节奏,老师用碰铃示范,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能用这条节奏向小雪花问好吗?
学生创编问候语,如:小雪花呀,你们好 !集体练习。
三、欣赏歌曲
1、师生律动,感受情绪
师: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伴随着这段音乐来模仿小雪花的动作吧,仔细感受,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小雪花》伴奏音乐,学生律动,感受音乐情绪。
学生交流。
板书:优美地
2、聆听范唱,感受节拍
师:这首优美的旋律是由刘振奎作曲的,陈广海为它配上了歌词,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就叫做《小雪花》。下面老师来演唱这首歌曲,请小朋友仔细听,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是几拍子的?
老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
听后交流歌曲的速度、节拍。
板书出示歌曲拍号:3/4。
师引导:“3”表示什么?(每小节有三拍)你知道这三拍的强弱规律吗?(强 弱 弱)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吗?(拍手、拍肩、拍肩等)
板书:3/4 ●○○?●○○?
3、欣赏录音,聆听歌词
播放歌曲《小雪花》录音,学生边拍打节拍边聆听歌词内容。
听后交流歌词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出示歌词。
四、学习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请学生带着优美的情绪读一读歌词。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老师有节奏地读歌词,请学生说说与他们读的有什么不同。(老师是有节奏地朗读)
板书出示节奏谱。
学生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没有出现×× × ×? ×× × - ?这条节奏
学生找出后读一读歌词。
五、学唱歌曲
1、用“LU”模唱,熟悉旋律
学生用“LU”听唱法模唱歌曲旋律。
2、学唱第一段歌词
a、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词;
b、学生尝试跟着钢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c、师生合作:师生接唱,师唱一、三两乐句,学生接唱二、四乐句。
生生合作:男女生接唱,女生唱一、三两乐句,男生接唱二、四乐句。
d、师引导:你觉得哪一句唱得不太好?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3、难点解决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54 35 43 ? 21 2 - ?
a、老师边慢速清唱歌谱边用手势表示旋律高低。学生聆听,思考:老师手势的高低和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b、学生用右手在空中画出旋律线,结合手势跟琴演唱歌谱,齐唱练习;
c、老师再次范唱,加上圆滑线,学生比较: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特别连贯、优美)
d、课件演示:歌谱上面出示圆滑线
师引导:你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这是圆滑线,要唱得特别连贯、优美。
e、学生再次练习,表现出加上圆滑线后连贯、优美的情绪。
4、学唱第二段歌词
a、师引导:小雪花真美,老师忍不住伸出手接住了几朵小雪花,哎呀,小雪花发生变化了,你猜,它变成什么 了?(变成水珠)是啊,小雪花害羞了,变成水珠一点点。(出示前两句歌词,按节奏朗读)那么我们再用小舌头去舔一舔,什么感觉?(凉滋滋的)(出示后几句歌词,按节奏朗读)
b、学生尝试跟琴声填唱第二段歌词;
c、找出唱得不好的乐句,老师范唱,学生模唱;
d、生生合作: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接唱。
5、表现歌曲
a、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师引导:你们喜欢小雪花吗?怎样演唱能把你们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呢?(微笑、张大嘴巴、声音自然优美)
b、尝试背唱歌曲;
c、表演唱
师引导:我们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为歌曲增添气氛?(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等等)
学生创编、设计动作,老师适当指导,师生共同表演唱。
d、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出示双响筒、碰铃,哪一件更能用来表现晶莹剔透的小雪花呢?
用碰铃为乐曲伴奏:× - -?× - - ?
1、欣赏其他表现“雪”的歌曲
学生交流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
播放歌曲《铃儿响丁当》、《雪孩子》,和《小雪花》进行比较,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请学生课后再搜集与“雪”有关的音乐和歌曲。
2、欢送雪花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雪花吗?
冬天来了,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天空中飘洒下晶莹、洁白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那银装素裹的大地,仿佛就象童话世界一般,让我们再一次唱起《小雪花》,一起回到那个幸福、甜美的世界吧!

 

《小雪花》教学反思
    二年级音乐《小雪花》这一课的教学,从教材的分析、教学资料的整理、课件的制作、教案的设计,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雪花》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歌曲不同的情绪。虽然歌曲短小精悍,但我从音乐本身出发,利用各种音乐元素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表达歌曲的意境,与学生共同度过了充满快乐的四十分钟。课后,我静心反思,又一次深刻感受到:音乐课的形式不管怎样创新,但是每一个环节,都要具有浓浓的音乐性。
    从内容安排上以一个短小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音乐体验。不管歌曲学唱前的旋律练习还是歌曲后的舞蹈的创编,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而不是为了体现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完整的教学情境,为设计而设计。
   从教学方法上,我对学生用轻巧跳跃和连贯舒展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有了新的突破。歌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用跳跃和舒展两种声音把歌曲中不同的歌曲情绪表现出来是很有难度的。我通过用多媒体出示美轮美奂的雪景图片,用雪花出示旋律线等办法来创设不同的场景,让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有兴奋、有惊叹。然后再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兴奋高兴的心情应该用轻轻的带有跳跃的声音来表现,而赞叹赞美的情绪则用舒展连贯的声音来表现。这个过程设计得环环相扣,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学得很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就化解了课堂中很难表达准确的两种声音的演唱,歌曲情绪有了准确的表达。
   在这次公开课中,我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缺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雪花》评课
黄意涵: 一、亲和力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拥有了亲和力,怎能怕学生不喜欢上你的课?何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做的很好,这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做到的。用了唱歌作为打招呼,向同学们问好,同时引导同学们也用唱歌的方法给老师打招呼。这一举动,很快的让同学们觉得老师和自己没有距离感觉。更快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鼓励教学法 打完招呼之后,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课堂,当同学们问答对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赞美的语言,比如“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老师很为你们感到骄傲。”这样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同学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能使同学们更有兴趣的学习。
三、标准的示范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自己先为同学们示范教学。演唱很标准,伴奏也很到位。从而在同学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觉得这个老师不一般,我好崇拜的感觉。有了崇拜之情,对同学的下一步学习更是有更大的作用。
 四、对比式教学老师很重视其中的乐理知识,在学习顿音记号的时候,不是单纯的告诉同学们,这是顿音记号。而是通过两段不同的旋律,来分别出带有顿音记号的旋律。这样会使同学们更深刻的记住,并且以后遇到顿音记号的时候就会立刻分别出它。并且讲了休止符。
   总之,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让我认识到了音乐课不仅要在教孩子们学会唱歌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后我会让孩子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课带给大家的欢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新槐路15号 邮编:21310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0502000040号